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内唯一一所金融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办于1954年,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干部学校,2002转制为高等职业学院。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占地面积10万㎡。
学校设立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投资保险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机构,现开设21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2017年,会计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2018年,金融管理专业群成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集团,并与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盛京银行共建“金融诚信文化教育基地”。2021年,学校被确立为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建设单位,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财富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被确立为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37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
学校现有在校生9330人,面向全国19个省份进行招生,为省内外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共有近20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21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5.96%。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3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8%,具有硕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1.4%,博士学位占3.3%。现有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辽宁省骨干教师9名,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学校着力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三年,校企联合开发核心课程标准47个,教师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7部,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32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73项,发表学术论文255篇。
学校积极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每年举办各类培训3000人次以上,为辽宁乃至全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获得广泛赞誉。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继续教育、语言培训、学生交换学习等方面进行合作,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带领全校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综合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以金融、会计、保险、国际贸易、电子商务5大专业群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为辅的“一体两翼”教育综合改革布局;学校践行“以人为本、质量至上、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凝练了“严谨求实、文明和谐、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学校精神,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内涵丰富、现代开放的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
2013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称号,2014年,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2019年,学校党委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辽宁省高校先进党组织称号。学校多次获得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辽宁省平安校园、沈阳市文明校园、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2017年当选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会长单位。2021年,我校牵头建设的辽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成为第二批149个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之一。
二、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
1.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530201)
本专业培养适应金融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临柜交易、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等基本专业技能,在各类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能胜任银行柜员、银行大堂经理助理、金融产品销售、银行大堂经理、银行客户经理、银行营运主管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国际金融(专业代码530207)
本专业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和国际商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贸易、金融服务营销等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内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涉外企业等机构,能胜任银行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大堂经理、国际结算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代码530202)
本专业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借贷和众筹、征信等基本专业技能,在互联网金融机构,能胜任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系统运营、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代码530302)
培养适应企业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企业出纳工作、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基本专业技能,在中小企业、金融行业、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能胜任出纳、会计、统计、库存管理、涉税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5.大数据与会计(云财务会计师)(专业代码530302)
云财务会计师方向主要面向各类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在满足企业财务部门用人要求基础上,侧重面向基于新技术背景下新型财务组织(会计工厂、财务共享中心)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也面向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或参与会计代理、审计查账、会计咨询等服务工作。
6.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代码530102)
培养适应资产评估行业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资产评估、审计和会计核算等基本专业技能,在资产评估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单位等机构,能胜任资产评估助理、审计助理和会计助理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7.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代码530402)
培养适应区域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统计、市场调查、会计信息化、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专业技能,在企事业单位、社会信息咨询机构,能胜任市场调查、出纳、会计、统计、库管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8.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代码530301)
培养适应企业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纳税申报、会计核算等基本专业技能,在各类中小微企业、金融企业、非营利组织机构,能胜任出纳、会计、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综合分析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9.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智能财税)(专业代码530301)
智能财税方向紧扣经济发展对财税人才需求的转型与升级要求,更为注重学生财税业务的处理能力的培养,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新型智能财税技能人才。专业主干课程增设了税务代理实务、智能财税实务、智能财税综合实训、企业税收筹划典型案例分析等课程,加强对学生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
10.财富管理(专业代码530205)
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理财、营销等基本专业技能的一线岗位所需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1.证券实务(专业代码530206)
面向证券、期货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证券、期货、投资理财等专业技能,胜任证券投资与管理一线服务及管理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2.保险实务(专业代码530203)
面向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保险营销展业、承保、核保客户服务等保险基本技能,能胜任保险行业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530501)
面向外贸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创新精神,具备对外经贸政策法规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外贸业务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4.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
面向物流企业、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外贸企业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创新精神,具备仓储理货、运输调度、采购、物料管理、国际物流、信息维护、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等一线服务及管理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5.市场营销(专业代码530605)
面向各类公司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胜任营销策划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6.旅游管理(专业代码540101)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敬业精神,具备管理、经济、旅游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开发、导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7.电子商务(专业代码530701)
面向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网站设计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8.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代码510213)
面向软件开发公司、新兴互联网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移动互联应用系统开发和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9.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代码510204)
面向影视后期特效、三维模型制作、电视栏目包装设计、室内设计动态表现、影视前期素材采集、非线性编辑、二维动画制作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影视特效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制作、室内设计动态表现、栏目包装设计、前期素材采集、二维动画制作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510202)
面向政府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网络系统运维、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站设计与建设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1.高校名称(全称):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2.办学地点及校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南大街38号
3.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学院
4.办学层次:高职
5.办学形式:全日制
6.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约合150.2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3.1平方米;生师比28.3 ;专任教师275.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3.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30.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744.2元;图书31.4万册,生均图书33.3册。
二、招生计划安排
1.分省计划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区安排招生名额;分专业计划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就业情况,经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各专业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计划,主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和重点支持的专业计划。
2.经批准有语种限制的专业及允许招生的语种: 无 。
3.有男女生比例要求的专业及限制比例: 无 。
4.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设置的招生专业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及我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选考科目与2019年公布的选考科目保持一致)。
学校招生计划按照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四、毕业证书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五、收费情况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各招生专业收取学费标准已在“三、专业设置说明”表中具体列明,住宿费分为600元/年、800元/年、1000元/年三个档次。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按《转发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辽教[2006]76号)规定执行。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①学校建立新生报到“绿色通道”确保贫困生顺利入学。
②学校实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制度,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评选条件、奖励的金额及比例按当年国家和辽宁省以及学校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目前执行标准为: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辽宁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一等4400元/年,国家助学金二等2750元/年,校内奖学金一等1500元/年,校内奖学金二等1000元/年,校内奖学金三等800元/年,校内励志奖学金2000元/年。
③学校积极配合学生完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④学校对孤儿及事实孤儿等学生,经核实后减免学费和住宿费等。
⑤勤工助学补助:学校设有勤工助学资金,贫困学生可申请勤工助学,通过劳动获得助学补助金。
六、录取办法
1.投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学校生源情况、计划情况及模拟投档线,以不低于招生计划1:1,自主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学校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及录取。我校2022年根据招生省(市、自治区)的要求决定是否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在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自治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不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自治区),按考生报考志愿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招生计划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对实行高考改革省份,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及我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选考科目与2019年公布的选考科目保持一致),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对享受加分、降分政策的考生,按各省(市、自治区)的规定加分、降分后调档,再择优录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对进档考生按投档专业录取。
6.联系电话、网址
联系电话:024-62299413
学校传真: 024-89872654
学校网址:www.lnfvc.edu.cn
学校2022年高考招生咨询QQ群:943995284
学校设立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投资保险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机构,现开设21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2017年,会计专业被批准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2018年,金融管理专业群成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2017年,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集团,并与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盛京银行共建“金融诚信文化教育基地”。2021年,学校被确立为辽宁省兴辽卓越院校建设单位,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财富管理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被确立为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37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
学校现有在校生9330人,面向全国19个省份进行招生,为省内外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三年共有近200余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2021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5.96%。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3人,其中,高级职称占38%,具有硕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71.4%,博士学位占3.3%。现有辽宁省教学名师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辽宁省骨干教师9名,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学校着力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三年,校企联合开发核心课程标准47个,教师主编参编著作教材27部,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32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73项,发表学术论文255篇。
学校积极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每年举办各类培训3000人次以上,为辽宁乃至全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获得广泛赞誉。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0余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学术交流、继续教育、语言培训、学生交换学习等方面进行合作,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党委带领全校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工作目标责任制为核心的综合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构建了以金融、会计、保险、国际贸易、电子商务5大专业群为主体,以素质教育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为辅的“一体两翼”教育综合改革布局;学校践行“以人为本、质量至上、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凝练了“严谨求实、文明和谐、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学校精神,确立了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内涵丰富、现代开放的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
2013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称号,2014年,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称号,2019年,学校党委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辽宁省高校先进党组织称号。学校多次获得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辽宁省平安校园、沈阳市文明校园、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2017年当选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会长单位。2021年,我校牵头建设的辽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成为第二批149个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之一。
二、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
1.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代码530201)
本专业培养适应金融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临柜交易、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等基本专业技能,在各类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能胜任银行柜员、银行大堂经理助理、金融产品销售、银行大堂经理、银行客户经理、银行营运主管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国际金融(专业代码530207)
本专业培养适应金融行业和国际商贸行业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贸易、金融服务营销等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内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公司、涉外企业等机构,能胜任银行柜员、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大堂经理、国际结算专员、客户服务专员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金融科技应用(专业代码530202)
本专业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借贷和众筹、征信等基本专业技能,在互联网金融机构,能胜任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系统运营、市场营销、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4.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代码530302)
培养适应企业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企业出纳工作、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基本专业技能,在中小企业、金融行业、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能胜任出纳、会计、统计、库存管理、涉税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5.大数据与会计(云财务会计师)(专业代码530302)
云财务会计师方向主要面向各类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在满足企业财务部门用人要求基础上,侧重面向基于新技术背景下新型财务组织(会计工厂、财务共享中心)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也面向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或参与会计代理、审计查账、会计咨询等服务工作。
6.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代码530102)
培养适应资产评估行业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资产评估、审计和会计核算等基本专业技能,在资产评估公司、房地产估价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单位等机构,能胜任资产评估助理、审计助理和会计助理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7.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代码530402)
培养适应区域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统计、市场调查、会计信息化、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本专业技能,在企事业单位、社会信息咨询机构,能胜任市场调查、出纳、会计、统计、库管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8.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代码530301)
培养适应企业建设、管理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能够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纳税申报、会计核算等基本专业技能,在各类中小微企业、金融企业、非营利组织机构,能胜任出纳、会计、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综合分析等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9.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智能财税)(专业代码530301)
智能财税方向紧扣经济发展对财税人才需求的转型与升级要求,更为注重学生财税业务的处理能力的培养,从社会需求出发,培养新型智能财税技能人才。专业主干课程增设了税务代理实务、智能财税实务、智能财税综合实训、企业税收筹划典型案例分析等课程,加强对学生涉税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
10.财富管理(专业代码530205)
面向银行、保险、证券及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理财、营销等基本专业技能的一线岗位所需要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1.证券实务(专业代码530206)
面向证券、期货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证券、期货、投资理财等专业技能,胜任证券投资与管理一线服务及管理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2.保险实务(专业代码530203)
面向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保险营销展业、承保、核保客户服务等保险基本技能,能胜任保险行业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代码530501)
面向外贸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创新精神,具备对外经贸政策法规知识、外贸业务操作、外贸业务管理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4.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代码530802)
面向物流企业、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外贸企业等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创新精神,具备仓储理货、运输调度、采购、物料管理、国际物流、信息维护、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等一线服务及管理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5.市场营销(专业代码530605)
面向各类公司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运用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胜任营销策划一线服务岗位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6.旅游管理(专业代码540101)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敬业精神,具备管理、经济、旅游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开发、导游、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7.电子商务(专业代码530701)
面向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电子商务运营、网络营销、新媒体营销、网站设计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8.移动应用开发(专业代码510213)
面向软件开发公司、新兴互联网企业、大型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移动互联应用系统开发和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19.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代码510204)
面向影视后期特效、三维模型制作、电视栏目包装设计、室内设计动态表现、影视前期素材采集、非线性编辑、二维动画制作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影视特效制作、高精度三维模型制作、室内设计动态表现、栏目包装设计、前期素材采集、二维动画制作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0.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510202)
面向政府机构、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具备网络系统运维、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站设计与建设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1.高校名称(全称):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2.办学地点及校址:沈阳市沈北新区虎石台南大街38号
3.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学院
4.办学层次:高职
5.办学形式:全日制
6.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约合150.2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3.1平方米;生师比28.3 ;专任教师275.0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3.1;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530.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744.2元;图书31.4万册,生均图书33.3册。
二、招生计划安排
1.分省计划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区安排招生名额;分专业计划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就业情况,经学校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各专业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计划,主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和重点支持的专业计划。
2.经批准有语种限制的专业及允许招生的语种: 无 。
3.有男女生比例要求的专业及限制比例: 无 。
4.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设置的招生专业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及我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选考科目与2019年公布的选考科目保持一致)。
学校招生计划按照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四、毕业证书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五、收费情况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各招生专业收取学费标准已在“三、专业设置说明”表中具体列明,住宿费分为600元/年、800元/年、1000元/年三个档次。
2.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按《转发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教育收费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辽教[2006]76号)规定执行。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①学校建立新生报到“绿色通道”确保贫困生顺利入学。
②学校实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制度,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评选条件、奖励的金额及比例按当年国家和辽宁省以及学校的有关文件规定执行。目前执行标准为: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辽宁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一等4400元/年,国家助学金二等2750元/年,校内奖学金一等1500元/年,校内奖学金二等1000元/年,校内奖学金三等800元/年,校内励志奖学金2000元/年。
③学校积极配合学生完成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④学校对孤儿及事实孤儿等学生,经核实后减免学费和住宿费等。
⑤勤工助学补助:学校设有勤工助学资金,贫困学生可申请勤工助学,通过劳动获得助学补助金。
六、录取办法
1.投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在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学校生源情况、计划情况及模拟投档线,以不低于招生计划1:1,自主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学校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院校志愿及录取。我校2022年根据招生省(市、自治区)的要求决定是否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在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自治区),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在不实行平行志愿录取的省(市、自治区),按考生报考志愿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不足计划招生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招生计划数时,不再调阅其他志愿考生档案。对实行高考改革省份,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当地教育招生考试部门及我校官方网站公告为准(选考科目与2019年公布的选考科目保持一致),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对享受加分、降分政策的考生,按各省(市、自治区)的规定加分、降分后调档,再择优录取。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对进档考生按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不设专业级差;对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对进档考生按投档专业录取。
6.联系电话、网址
联系电话:024-62299413
学校传真: 024-89872654
学校网址:www.lnfvc.edu.cn
学校2022年高考招生咨询QQ群:943995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