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介绍 >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学院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铁岭新城教育园区。南临凡河,北倚凤冠山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4.08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44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副高级教师91人,讲师14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2人,专任教师334人,在读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137人。通过绩效管理、招聘引进、规范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学院初步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四个系,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信服务与管理等十九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实习实训设备先进齐全。建有数控车间、焊接车间、汽车整车实训车间、物流实训车间等现代化大型实训车间8个,机电一体化、楼宇智能化、会计电算化、物流实训等宽敞的实验实训室47个,有数控加工中心、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实验、实训设备310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工学集合,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学院兼有134个校外实训基地,与海尔集团、日照集团、盼盼集团、天津三星通讯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助推教育质量提升,学院先后与德国吉夫霍恩第二职业学校、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双反互派教师指导、互派学生学习交流。与沈阳计量测试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填补几何量检测领域空白,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院树立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新理念,用世赛标准引领专业建设。以承办世赛中国集训基地为契机,积极与世赛研究中心开展深入合作,将工业控制项目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融合,大胆尝试基于世赛的专业建设试点改革。组件教学改革团队,探索基于世赛内容的全新课程体系,真正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机械、电气、汽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双证率(毕业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达到100%,几年来学院共获得21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承担国家,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学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多位教师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我院电气工程系王林同学凭借着在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区选拔赛中出色表现,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据悉,2016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的388名选手中仅有36名选手获此荣誉。2018年6月,我院教师王林,光荣成为共青团十八大代表人选。

2017年2月13日上午10点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二阶段集训启动仪式在我院举行。8月25日,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一行到我院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集训基地视察备战情况 。10月20日凌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闭幕,我院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选手袁强在工业控制项目中,经过4天共22小时的奋力拼搏,战胜了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勇夺金牌。

学院先后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铁岭市‘市长杯’职业技能大赛基地”、“铁岭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基地”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30多项。(更新时间2018年6月8日)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体,经济贸易类专业为补充,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科研技术服务并重发展的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获得全国人社系统先进集体,第44届、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牵头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铁岭市“市长杯”职业技能大赛基地,铁岭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基地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30多项。

学校从2007年建校到如今,14余年砥砺奋进、主动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现了规模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内涵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努力书写着职业教育“奋进之笔”。

规模发展扬帆奋进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铁岭新城教育园区。南临凡河,北倚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站在“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就是抓发展、抓职教就是抓民生”的高度,持续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提档升级。2007年市委市政府整合铁岭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铁岭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铁岭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铁岭市粮食技工学校、铁岭市商业技工学校、铁岭市交通技工学校6所技校筹建铁岭技师学院。2007年5月26日在铁岭市凡河新区开工建设,2008年9月29日迁入新校区,2009年5月15日辽宁省人社厅正式批复成立铁岭技师学院,办学层次为中等职业教育,同年,学院提出申办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3月10日获得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6月3日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正式揭牌,自此,学院同时具有中、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学院自成立以来,累计投资4.1亿元,按照高标准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标准配套的定位,在办学条件、内部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管理上不断提升质量,做大做强,也助力我市实现了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学院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学院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设施,建有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等9个现代化大型实训车间,6个一体化教室,各类实训室62个,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实践教学工位2512个,有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铣床、普通车床、焊接、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化、会计电算化、工业控制等实验实训设备2259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4700余万元。

创新发展彰显办学特色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秉承“崇德尚技 励志笃行”的校训,积极创新办学思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倾力打造职教品牌。

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重视专业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院实际,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周期和建设重点,适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紧贴市场、产业、职业的合理的专业布局。开设涵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财经商贸、能源动力与材料、旅游、土木建筑7个专业大类,14个专业类的23个专业。现有3个特色专业,包括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为引领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展“1+X”试点认证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和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关务与外贸服务专业。因材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外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凸显多元化人才培养特色,让学生在校学到技术、出校就能发展。

学校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科学育人机制。建有160个校外实训基地,与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钢集团有限公司、辽宁陆平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保障学生就业;与莱尼线束系统(铁岭)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圣凯龙机械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双向培养人才,实现学生高端就业;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企业与学生对接双选活动,实现学生理想就业。学院通过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积极推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筑巢引凤,建立“前校后厂”实训基地等措施和做法,学校办学活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以校企合作为驱动,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之路。

围绕提升技能抓实训。学校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由注重学历教育转向注重技能培养,成功与国际教学模式接轨,开办“中德班”,依托双元制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生即学徒,学位即工位,车间即教室,推行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本领。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初、高中毕业生选择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一批又一批技能型人才走上了就业创业的道路。

长期以来,学院聚力将管理经验做法提升到文化层面,继承和发展学校文化。厚植“职教文化”,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学校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并采取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绿色、生态校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技能大赛,成绩斐然。以赛促学,提升质量,学院着力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师生形成了提升质量的定力。学院被人社部确定为第44届、45届、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牵头基地,培养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铜牌选手。

培养出的袁强选手代表国家参加工业控制项目比赛获得世赛金牌,学生王林在2016年的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全国选拔赛中取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并成功入选世赛集训名单。2020年12月,学生姜昊、韩赫男代表辽宁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分别荣获工业控制(世赛项目)银牌、电工(国赛项目)第六名优胜奖,姜昊顺利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集训队。电气工程系利用自有优势场地和人才资源,成立世赛班,选拔优秀学员,组织日常严格训练和竞赛,训练学员优秀品格和优秀技能,通过以点带面,以班带校,起到积极的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作用。

在世赛的影响下,学院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积极性很高,平均每年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人数达100多人次,平均获奖人次达60人次以上,省级及以上奖获学生平均每年达20人次左右,学院学生曾于2014-2016年先后5次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汽车营销项目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实施提升工程,师资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33人,教授29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127人,硕士及以上研究生78人。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德国吉夫霍恩第二职业学校、新加坡工艺教育局、俄罗斯校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业冶金学院开展校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双方互派教师指导、互派学生学习交流,开展双元制教育合作,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获批“高端外国专家项目”,高端专家法国卢瓦尔河谷国立应用科学院教授提斯布达与我院共同进行了为期3年的项目研究。截至目前,学院选派了23名骨干教师赴德国研修3次;学院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使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零距离”对接。

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凝神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用智慧与心血写好职业教育“奋进之笔”,谱写着职业教育新的壮丽篇章。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一、学校自然情况

1.高校名称: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2.办学地点及校址:辽宁省铁岭凡河新城鸭绿江路18号

3.办学类型:公办高等职业学院

4.办学层次:高职

5.办学形式:全日制

6.主要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5.1万平方米(约合226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8.2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3.0平方米;生师比43.4;专任教师17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0.7;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376.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653.4元;图书16.1万册,生均图书19.9册。

二、招生计划安排

1.学校招生计划分配原则和办法:

(1) 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

(2) 充分考虑我校办学实际,包括师资、实习、实训条件等培养能力。

(3) 充分考虑以往各专业在各地区招生情况以及各专业就业质量。

(4) 综合考虑我校专业平衡,有利我校稳健发展。

2.各专业不限制考生外语语种,学校外语课程只安排英语教学,其他语种考生慎报。

3.各专业无男女生比例要求。

4.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设置的招生专业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使用办法,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部门)及高校官方网站公布为准(选考科目与2020年公布的选考科目保持一致)。

学院招生计划按照辽宁省教育厅核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执行。

四、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五、收费情况

1.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标准

学费:按照铁岭市发改委批准的标准向学生收费。各招生专业收取学费标准在“三、专业设置”表中具体列明。

住宿费: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并办理收费许可的标准向学生收住宿费每生500元/年。

2. 学费和住宿费的退费办法

按照辽宁省教育厅、省物价局及省财厅发布的辽教发〔2006〕76号文件规定,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的,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按月计退剩余的学费和住宿费。

3.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学校采取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及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措施,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1) 奖学金、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

省政府奖学金:8000元/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

国家助学金:一等:4400元/年 二等:2750元/年

(2) 学院积极为贫困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3)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生源地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并在新生报到时将《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证明》交到绿色通道。

(4) 学费减免依据国家及辽宁省相关文件执行。

六、国际交流与合作



七、录取办法

1.投档比例

投档比例按照各省(市、自治区)规定执行。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在成绩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根据生源情况、计划情况及模拟投档线,以不低于招生计划1:1,自主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在正式投档前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

2.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入学后学校进行复检,不符合要求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3.院校志愿及录取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份按照平行志愿方式录取。

实行有序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的省份,按考生报考院校志愿选择志愿方式,即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时,在同批录取学校控制分数线以上按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多于招生计划数时,不再调阅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档案。录取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无分数级差。

实行高考改革省份,所有招生专业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兼招,再选科目不设要求。按物理学科类、历史学科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投档录取。

4.对高考加分考生的处理

对符合加、降分条件投档的考生按各省(市、自治区)招考委关于加、降分的规定执行。

5.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

平行志愿进档考生依据“分数优先”原则录取,无专业级差。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均合格的前提下,按照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所报专业志愿(不含专业服从志愿)录取,优先满足分数高考生的专业志愿。

考生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相同时,在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文史类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工类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3+3”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在“3+1+2”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物理学科按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学科按语文、数学、外语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成绩相同,物理学科按物理成绩高分到低分录取,历史学科按历史成绩高分到低分录取。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如志愿顺序仍相同,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情况,择优录取。

6、联系电话、网址

联系电话:024-72230333 024-72230555

网址:www.lngczyxy.com
院校查询
专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