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介绍 >
赣南医学院
赣南医学院位于著名革命老区——江西省赣州市内,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担任名誉院长。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1年的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1958年设置专科建制的赣南医学专科学校,198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赣南医学院,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起与苏州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占地总面积1873亩,设黄金、章贡2个校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7.5万册,电子藏书230.62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2935人。专任教师8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54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入选“赣鄱英才‘555’工程”7人,二级教授8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省双千计划、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省青年井冈学者、省主要学科带头人、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省模范教师、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项目人选5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9人。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团队5个。学校现有兼职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72人。

学校注重内涵提升,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学、理学、工学三大学科门类为主,促进医工、医理、医文、医管、医法等学科交叉融合,办学特色和优势较为突出的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现有本科专业30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2个(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临床医学、护理学),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8个(临床医学、应用心理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技术、预防医学),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4个(公共事业管理、护理、预防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有江西省一流学科2个(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医学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生物与医药);有教育部、卫生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等部级项目2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有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省一流本科课程、省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省部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30项,有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和案例建设项目8项。

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有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有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江西省脑血管药理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医用组织工程材料与生物制造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17个;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客家中医药资源研究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赣南分中心各1个;与章贡区政府及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团队共建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市级科研平台27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第一附属医院为全国首批74家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之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学校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全国首批第13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延长期认证,有效期延长至9年。截至2020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15年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学校为区域卫生与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流行特征、诊疗新技术、急救与术后管理、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新靶标,干细胞研究与临床转化,肠道炎症和癌症及代谢性疾病的免疫学机制,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血管瘤及脉管畸形诊疗技术,泌尿外科微创技术,医药大数据,精准医学研究,老年医学与老年康复学,骨与关节退化性疾病,稀土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油茶医药保健及功能产品开发,赣南特色中草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与健康中国战略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特色与优势,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论文在国际顶尖刊物《Cell》《European Urology》《Hepat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近年来承担国家基金项目170余项。有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科学委员会科技进步奖1项,省自然科学奖13项,省科技进步奖14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省创新争先奖1项;授权专利191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69项。迄今,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各级卫生健康人才9万余人,成为百姓的健康守护人,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0年初,积极响应号召,学校3个附属医院先后分6批次选派115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随州抗击疫情一线,为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学校是“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立理事单位,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多渠道、多途径培育和开展教育合作项目,积极开展了学分互认、学生交流、出国实习、出国访学等各类师生海外交流项目。深化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的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为美国林肯纪念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学校在美国林肯纪念大学建立了师生培训基地,与德国心脏中心(柏林)互为协作单位。200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毕业生中85%左右获得所在国执业资格,培养质量得到生源国的好评。2021年,学校培养的巴基斯坦籍留学生参加该国执业医师资格第一阶段考试通过率达100%,远超该国海外毕业生33.08%的总体通过率。2007年开始向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毕业生。主办了中德医院管理论坛、国际血管瘤论坛、梅奥医院管理论坛等项目。积极参与对外医疗援助工作,先后有7名医生赴突尼斯、乍得等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医疗援助,促进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迈入新时代,学校将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是”的办学传统,恪守“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着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提升、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校园环境改善”五大工程,为造就德技双馨的良才,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科大学不懈奋斗!





赣南医学院2022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一、学校全称:赣南医学院

二、学校代码:10413

三、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四、办学层次:研究生、本科

五、招生服务

赣南医学院招生工作网(http://zs.gmu.cn)是学校招生信息公开网站,“赣医招生”是学校招生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校通过招生工作网和“赣医招生”发布有关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信息,提供录取结果查询等服务。

六、招生计划

1.学校在国家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内,根据教育部、江西省有关文件精神,综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发展定位、往年计划分配、近年来各地高考生源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因素,在保持各省(市、区,以下简称省)招生计划基本稳定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编制各省招生计划。

2.各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详见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书,或查阅我校对外公布的招生简章。

3.学校2022年不预留本科招生计划。

七、招生科类及条件

1.学校面向全国招收文理类考生。

2.报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须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如实填写本人的既往病史。体检标准严格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人力资源保障部、教育部、原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相关要求执行。新生入学后将进行体检复查。鉴于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建议报考护理学专业的男生身高不低于1.67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58米。

3.对按照生源地所在省招考主管部门规定可计入成绩总分的加分,录取时予以认可。

4.学校录取专业不限制考生高考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入学后的外语课程仅开设英语。

5.各专业招生录取不限男、女生比例。

八、文理类录取规则

1.对符合录取条件且同一轮进档的考生,在专业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即根据考生投档分数从高到低顺序录取,先安排高分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若该专业录取名额已满,再逐一查看该生的后续专业志愿,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投档分数相同时,按生源地所在省招考主管部门规定的排位方法排序,排位前者优先录取。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都未被录取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招生计划有空额的专业录取,否则作退档处理。

2.补报志愿录取办法,按生源地所在省招考主管部门规定的录取办法执行。

3. 鉴于教育部、各省市正在进行各类招生制度改革,我校以上录取原则若与教育部、各省市录取原则有冲突,以教育部、各省市公布的录取原则为准。

九、订单定向录取

1.报考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考生必须参加国家统一高考。

2.订单定向医学生面向江西省招生(只招收农村生源考生,以江西省考试院当年发布信息为准)。

3.录取批次为提前批次,录取办法按照江西省定向生录取规定执行。

4.考生已被录取后不予退档。

5.如定向招生计划未能完成,则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执行。

6.考生在被录取后、获得学校录取通知书前,须与学校和定向就业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委签署定向就业协议。

十、入学与注册

1.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2.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十一、收费标准

学校按江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1.学费:本科专业的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专业4530元/人•学年,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4270元/人•学年,医学类及其他专业4790元/人•学年。

2.住宿费:1000元/人•学年。

3.招收的订单定向医学生享受所签定协议书规定的有关学杂费免费政策。

4.以上收费标准如有调整以上级下达的文件为准。

十二、扶困助学

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学校建立校内奖学金,包括学习优秀奖学金和单项奖学金。广大校友和社会团体在学校建立了韩济生院士教育教学奖、江洲“长江学子”奖学金、“金阳光读书奖”、“求是”奖学金、“智勇”奖学金、“人福”奖助学金、“迈瑞”奖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

十三、毕业颁证

学生在学校规定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颁发赣南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位证书。

本章程及未尽事项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或其授权单位负责解释。

十四、联系方式

1.招生部门:赣南医学院招生与就业管理处

2.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和谐大道1号 邮政编码:341000

3.联系电话:(0797)8269722

4.电子邮箱:8269722@163.com
院校查询
专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