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介绍 >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福建省体育局举办,教育教学业务由福建省教育厅管理,是福建省内唯一一所省属公办体育高等职业院校,承担为体育行业、健康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同时根据省体育局的要求为大院内六个省运动管理中心优秀运动队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学校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毗邻省奥体中心,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福建省体育工作大队。学校是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持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并承担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是福建省体育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等培训基地和全国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考试考点,设有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福建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依托学校开展工作。

办学条件

学校环境优美,拥有标准田径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排球馆、武术馆等13个全国一流的专业运动场馆和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体能训练中心、医疗康复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满足专业训练和职业教育的需要。

办学规模

学校设有运动系、社会体育系、体育管理系、体育保健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基础课教育部、成人教学部等7个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000余人。设有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康复治疗技术、体育教育、运动数据分析、体能训练和运动健康指导等12个专业,以及户外运动、游泳指导救助、体育培训推广、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多个专业方向。学校在三明、漳州等地设有6个教学点,已和永春县人民政府合作启动永春白鹤拳学院(二级学院,位于永春县)建设,和厦门路桥体育产业集团合作共建厦门路桥海上运动学院(二级学院,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于2021年开始招生)。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20多人。有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1人,省级创业导师2人,曾获全国以上体育赛事冠军的教师10余人。多位教师具有赴国外开展赛事执裁、训练指导、体育推广等工作经历。教师在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赛、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多个教学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结合专业建设,还聘请了一批国家级教练、世界冠军等高水平专业人才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人才培养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主动对接体育行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体育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现建有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培训项目等改革项目各1个。学生职业技能扎实,在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团体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及个人一等奖17项、二等奖20多项,综合成绩位居全国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招生质量逐年提高,近三年文、理科体育类文化课平均分明显高于同类本科投档分。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明显高于我省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毕业生已经成为我省体育服务业发展的生力军。注重学历提升工作,学校与集美大学自2013年起联合开展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考“专本衔接”工作,近300名学生先后获取了集美大学自考本科学历。

教研科研

学校以担任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持单位及秘书处驻点单位为平台,积极开展体育职业教育教研科研工作,在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受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牵头组织完成了全国高等职业学校体育类11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制(修)定和体育行业职业教育体能训练指导、运动康复指导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近年来教职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5项、厅局级课题89项,主持或参与编写出版教材21部。为促进凸显学校专业特色的“体医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校成立了运动康复科研中心和体医融合运动康复技能名师工作室。2020年,学校2项教学成果分别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

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福建省体育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等培训基地和福建省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功能,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技能培训,每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约3600人次。以“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为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型项目“繁星计划”,面向全国退役运动员开展职业培训,促进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转型。依托体育场馆设施及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承办福建省两岸高校师生羽毛球邀请赛、省运动会(大学生部)乒乓球赛、全省高校“校长杯”乒乓球选拔赛、省直机关青年体能挑战赛等大型体育赛事,主动开展“八段锦”工间操进省直机关单位、科学健身进社区等群众健身指导,持续为福州大型体育赛事提供志愿服务,打造“党建引领体育惠民”党建特色品牌,努力发挥学校服务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和竞技体育的功能。

所获业绩

近些年来,学校在办学实践中获得长足进步。曾荣获“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福建省直机关第十一届文明单位”、“福建省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第十四届福建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2017年12月,学校在当年全省14所参评高职院校中以总分(并列)第一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福建省高职院校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于2015年被推选为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专业委员会主持单位,自2018年起还承担了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日常工作,并于当年被选为全国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

学校领导及内设机构

(一)现任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邹志红

党委委员、副院长:沈振相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三平

副院长:杨志彬

(二)内设机构

党政管理机构:办公室、党委工作部、组织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场馆管理与保卫处、财务核算中心、监察审计处、工会、团委

教学机构:运动系、社会体育系、体育管理系、体育保健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基础课教育部、成人教学部

教学辅助机构:计算机与电教中心、图书馆、实验实训中心

在改革中求发展,在特色中求提升。学校在办学实践中确立了“立足体育、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办学定位和“以体育技术技能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社会体育需求为目标,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办学模式。在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育产业和建设健康中国的政策指引下,学校将充分发挥行业和地区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建专业品牌和学校特色,努力建设成为在全省体育院校中最具特色、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争创一流的示范性现代体育高职院校。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为确保2022年普通高考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章程制订及核定工作的通知》(闽教学〔2022〕3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省招委会、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办学实际,特制订本章程。

一、院校层次、性质

学校全称: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代码:14060

学校地址:福州市鼓楼区福飞路151号(邮编350003)

办学层次:专科,学制三年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二、学校简介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福建省体育局举办,教育教学业务由福建省教育厅管理,是福建省内唯一一所省属公办体育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毗邻省奥体中心,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福建省体育工作大队,是福建省体育传统校培训基地、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福建省体育教练员培训基地、福建省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培训基地、全国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考试考点、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基地等,设有国家体育总局授牌的“运动员职业指导工作室”。

学院和永春县人民政府合作启动永春白鹤拳学院建设,和厦门路桥体育产业集团合作共建厦门路桥海上运动学院。学院拥有羽毛球、网球、篮球、健身健美操、跆拳道、武术等多个运动技能校内实训基地,成立体能训练、体医融合康复技能、太极健身气功等三个体育名师工作室,面向体育行业产业、健康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院发挥体育职业技能鉴定站及各类运动项目培训基地功能,面向社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技能培训及鉴定,为学院学生和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学院于2015年被推选为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体育行指委”)理论专业委员会主持单位;2021年被推选为全国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主持修(制)订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运营与管理》《休闲体育》等2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021年牵头组织开展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体育类共计23个专业简介、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工作,主持制订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体能训练指导》《运动康复指导》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三、招生专业和计划

依据体育产业、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以及学院总体规划设定我院2022年分专业招生计划数。2022年学校招生专业及计划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四、招生录取组织机构及录取规则

(一)学院成立招生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2022年录取工作,明确职责,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在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招生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具体工作。同时成立学院招生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监督招生录取的各项工作和处理各类招生投诉等。

(二)录取规则

1.参加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

2.体育类考生在体育统考成绩及文考成绩均达到省定体育类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按高考文体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体育类考生在文体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按教育厅制定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3.非体育类考生在高考分数达到省定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按高考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非体育类考生在高考分数相同的情况下按教育厅制定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五、学历文凭和学生资助政策

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属国家计划内统招生,学生毕业按教育部有关规定,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将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认证,颁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名称: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奖学金、助学金体系。在校学生每年除可以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等国家资助外,还有机会获得学院奖学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临时困难补助、学院励志奖学金、就业补助金等,此外学院还开辟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充分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确保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六、收费、退费标准

学费按照福建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闽价〔2012〕费356号)核定标准范围收取,每学年6000元。住宿费分别按照按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闽价费〔2010〕296号、闽发改服价函〔2022〕56号)制定的标准进行收费。代办费项目实行多退少补原则进行结算。学生退费办法按(闽价费〔2005〕435号)文件执行。

七、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591-87722512柳老师

0591-87731192陈老师

0591-87760575林老师

招生监督电话:0591-87733167

学院招生网:http://www.fjipe.cn/html/zsjy.htm?item=1

学院官方微信: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号fjtyzyjsxy)

八、附则

我校未委托、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对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九、本章程由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院校查询
专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