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一百多年来,学校秉承“诚、毅、勤、朴”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经济学家骆耕漠、爱国人士章乃器等著名校友,被誉为“浙商人才培养的摇篮”。现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浙江省首批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钱塘江南岸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内,另有德胜校区和全资企业浙江商业机械厂位于杭州市区内,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电子商务学院。学校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逾2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100万余册,电子藏书近331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工6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二级教授4人,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62人,博士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473人。
学校现有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应用工程学院、旅游烹饪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电子商务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现设置37个专业及方向。拥有电子商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会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7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2个省级重点专业,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会计、酒店管理、环境艺术设计5个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子商务、会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5个省级优势专业,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国际贸易实务、投资与理财、环境艺术设计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13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精品课程6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6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44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0本,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14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2个,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项目2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学校现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职业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7人,省151人才8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1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浙江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浙江国有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2人。
学校传承百年校训,弘扬浙商精神,强化商科特色专业建设和商科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积淀“依托行业办学,校训文化育人”的商科特色,形成“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实践、质量保证、资源整合”为平台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商科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成为“中国商业教育品牌”。学校坚持“依托行业办学、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方针,依托全国500强企业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组建了与100多个成员单位和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的浙商职教集团;与衢州市、义乌市、杭州市萧山区、龙游县、舟山市定海区、嵊泗县、桐庐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共建中商商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长三角城镇发展数据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与阿里巴巴、物美集团、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各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管理咨询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建有浙江轨道交通学院、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等10余个校企合作学院,累计开设10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办学成绩显著。学校为全国首批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质量认证的2所学校之一,首家通过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2016、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法国商业研究与行为学院、澳大利亚西澳洲中央技术学院等2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组建了中法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尼商学院”、国际职教联盟和海外校友分会,“国际乒联杭州培训基地”落户我校。师资国际化培养渠道不断完善,师生海外学校交流人数大幅增长。留学生比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教师三个月以上访学比例、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数等多项指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被教育部专家总结为全国“创业教育三大模式之一”,学校被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小岗村”。学校创客空间相继获得杭州市科委、浙江省科技厅认定的市级、省级创客空间称号;大学生创业园成为杭州市、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已成为省内外考生报考的热门院校。
学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职业教育分会、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浙江省商业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形象设计协会会长单位,全国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浙江省商业总会、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副理事长单位。学校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还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双师’比例100强”、“全国高职院校专利获得数量30强”、“全国高职院校新媒体优秀院校50强”。
如今,学校正以百年的办学积淀,以服务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己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正朝着具有创业教育优势和显著商科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的目标阔步迈进。
(数据截至2022年2月19日)
Introduction
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 (ZJBC) is a time-honored institution. It has developed from its predecessor Hangzhou Secondary Commercial School, which was founded in 1911. Embracing its school motto of “Honesty, tenacity, diligence and simplicity” and adhering to the guide-line principle of “nurturing talents and serving society”, ZJBC has, over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or so, turned out a multitude of professionals, among whom are such celebrities as Mr. Luo Gengmo the economist and Mr. Zhang Naiqi the patriot. For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the college has been crowned “the talent-nurturing cradle for the business arena of Zhejiang Province”. Now it is a National High-Quality Vocational College, and is listed as one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a’s first batch of Digitized Campus Pilot Schools, Zhejiang Province’s first batch of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jiang Province’s first batch of High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jiang Province’s Classroom Teaching Innovation Colleges, and Zhejiang Province Key Colleges for “Three integrity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ZJBC is located in the beautiful city of Hangzhou, with its main campus located in Binjiang Higher Education Park in south bank of the picturesque Qiantang River, and its Desheng Campus and exclusively-invested enterprise Zhejiang Commercial Machinery Plant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area. ZJBC and Yiwu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co-found Zhejiang E-Commerce College. ZJBC covers an area of 592 mu (39.5 hectares) and a building area of 23 million square meters. The college library has a collection of over 1 million books and over 3.31 million electronic books. ZJBC has more than 11,000 full time students, and is well-staffed with more than 600 faculty members, among whom there are 440 full-time teachers, 4 national second-grade professors, 50 with a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 152 with a assistant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 44 with (or pursuing) doctoral degree, 473 with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ZJBC is made up of 12 secondary schools, namel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E-Commerce, Schoo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School of Applied Engineeri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linary Arts,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chool of Marxism, School of Humanities, Schoo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School of Zhejiang E-Commerce. There are 32 programs, among which Chai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E-Commerce are Central Finance Funded Programs; Culinary Arts and Nutrition and Hea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are listed as Provincial Key Programs; 7 are list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Key Majors i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ction Plan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amely, Hea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Art Design, Culinary Art and Nutrition, Accounting, Mobile Commerce, Business Data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and E-Commerce; 5 are listed as Key Programs in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Colleges, namely, Chain Operation Management, E-Commerce, Accounting, Hote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Art Design; 5 are listed as Provincial Competitive Programs, namely, E-Commerce, Accounting, Hea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Art Design, and Culinary Art and Nutrition; 9 are listed as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 Programs, namely, Chain Operation Management, E-Commerce,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Hotel Management,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Ma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ffairs,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Art Design. ZJBC has won 4 awards in education achievements appraisal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11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ZJBC has a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ized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a National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raining Center, a National Applie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2 National-Level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6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s, a National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6 Ministry of Education “1+X” Certificate System Polit Projects, 44 National “12th Five-Year Plan” Teaching Materials, 14 Provincial “13th Five-Year Plan” New Form Teaching Materials, a China Overseas Chinese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 Base, 3 Central Finance Funded Training Bases, 11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Training Bases, 2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Training Bases, and a Zhejiang Province Overseas Chinese Cuisine Talent Training Base.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提前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江省高职提前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职提前招生章程报送等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二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商科特色显著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归隶于浙江省交通集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双高学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首批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学校还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新媒体优秀院校50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高职院校“双师”比例100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高职50强”以及“专利获得数量全国高职院校30强”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5年荣获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A等;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位居全省第七。
第三条 学校全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并以此校名颁发全国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毕业证书,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备案。学校国标码:12865,浙江省招生代码:0046,办学类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高职专科,办学性质:公办,占地面积596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分滨江和德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数:13000余人,校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70号。
第四条 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和层次不断提高,形成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领衔,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双师队伍。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二级教授4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151人才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1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提名奖2人,浙江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2.5%,双师教师比例达87.68%。学校现有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7个。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五条 2021年面向浙江省普高招生考生提前招生300名;面向单独考试招生考生提前招生150名,共计450名。具体安排如下表:
第四章 招生程序
第六条 报考条件。符合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或单独考试招生报名条件,并已办理当年报名手续,取得高考报名号的毕业生且符合下列条件者: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在校期间无任何违纪处分记录。
3.普高招生考生要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皆为B等及以上。
4.普高招生考生须提供学考成绩、单独考试招生考生须提供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查不到成绩的考生不得报考。
5.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体检合格,其中报考餐饮类、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考生要求体检肝功能阴性(正常),请自行提交相关体检证明(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
第七条 网络报名。申请报名遵循考生本人自愿的原则,采取网络报名、资格审核、在线递交材料(只针对申请素质特长赋分考生)方式进行。考生在3月29日17点之前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高职提前招生服务平台或我校招生信息网,根据网上提示的“报名流程”办理报名相关手续。
第八条 报名资格审核。学校按报考条件逐个审核考生的报名资格,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跨科类填报的一律无效)。招生报名系统内已审核通过的考生报考信息不得更改。
第九条 网上确认和缴纳报名费。入围综合素质测试的考生须登录我校招生信息网完成网上确认,并缴纳报名费140元/人。考生确认报考缴费后,所缴报名费概不退还,具体缴费方式在我校招生网上另行通知。网上确认和缴费缺一不可,否则考生报名无效,无法参加综合素质测试。
第十条 素质特长项申请。申请素质特长项赋分考生于3月29日17点之前在我校招生信息网在线填写“素质特长项赋分申请表”,同时上传获奖证书电子原件等证明材料(文件格式为jpg,大小控制在2MB以内,确保图片清晰、可辨认),逾期不再受理。
凡在高中阶段获得以下奖励,可申请素质特长项赋分。第十一条 普高招生考生报考测试成绩构成及综合素质测试:
1.普高招生考生总成绩T构成:T=W+S;W:文化成绩 (满分100),S: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含素质特长项赋分20分),满分200分。
2.普高招生考生根据中学学考成绩折算文化成绩W,中学所有学考科目均计分。注:①高中学考成绩等第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为准(外省转入浙江的考生,我校仅认可经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认定的学考成绩);②往届生技术科目成绩包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取两科等第折算后的平均分。
3.综合素质测试资格:普高招生考生根据中学学考折算成绩,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的600%划定分数线,上线考生取得综合素质测试资格(末尾同分考生均入围综合素质测试)。
4.综合素质测试的方式、内容及评分:以面试、操作考试或闭卷笔试等形式进行。测试前在本校招生网另行发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高职提前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实施方案》。第十二条 单独考试招生考生报考测试成绩构成及综合素质测试:
1.单独考试招生考生总成绩T构成:T=W+S;W: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S: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含素质特长项20分),满分200分。
2.综合素质测试资格:根据考生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W,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00%划定分数线,上线考生参加我校的综合素质测试(末尾同分考生均入围综合素质测试)。
3.综合素质测试的方式、内容及评分:以面试、操作考试或闭卷笔试等形式进行。测试前在本校招生网另行发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高职提前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实施方案》。
4.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采用方式。划定入围综合素质测试名单时以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技能操作成绩为准(烹饪类采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总成绩)。最终录取成绩采用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总成绩折算而成。
第七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确定拟录取、备录比例。根据考生总成绩T,分科类按各专业的实际招生计划数在符合录取资格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划定录取分数线,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同时根据考生总成绩T确定各专业计划数300%的备录取考生名单。
如某专业拟录取人数少于或等于该专业招生计划数时,则按照实际测试人数的90%确定拟录取名单(保留整数,遇小数进1),不再设置备录考生。
届时拟录取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确定的服务平台查询本人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录取情况,确认是否被我校录取。
如有考生放弃拟录取,则相应名额备录取考生根据总成绩顺序依次转为拟录取。备录考生根据录取进程、待转为拟录取后需登录服务平台确认录取。
未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服务平台选定录取学校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该轮次所有拟录取资格。
第十四条 若某一专业同类别录取最低总成绩T相同时,普高招生考生依次按素质特长项赋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单科成绩进行排序录取,文化成绩单科顺序排列:语文、数学、外语、技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若依然相同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考生优先录取;单独考试招生考生依次按素质特长项赋分、综合素质测试分数,职业技能考试操作成绩、职业技能考试理论成绩进行排序录取。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十五条 我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所有专业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其中中外合作专业:电子商务(中美合作)、市场营销(中法合作)及物流管理(中美合作)专业采用英汉双语教学。对考生的身体健康要求,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凡考生体检符合“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条款的,学校将按“不予录取”执行。
第十六条 凡被我校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信息,在学校招生信息网和浙江教育考试网同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公示结束后,学校将拟录取考生信息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审核同意后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高考和单独考试招生,未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当年高考或单独考试招生。我校负责考生未录取原因的解释及遗留问题的解决。
第八章 招生监督与违规处理
第十八条 高职提前招生工作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学校严格遵守有关招生录取工作政策和规定,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各项测试与录取工作,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督,并自觉接受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和社会监督,切实保障考生公平竞争权利。监督电话:0571-58108041、58108032。
第十九条 所有参与高职提前招生考试的工作人员均须认真学习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严格遵守招生考试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创造一个让社会、考生放心的选拔环境,确保高职提前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第二十条 高职提前招生工作主动接受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考生个人应本着诚信原则向学校提出素质特长项申请,如有各类弄虚作假行为,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第十一条之规定进行处理,即: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如实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下列行为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提供虚假姓名、年龄、民族、户籍等个人信息,伪造、非法获得证件、成绩证明、荣誉证书等,骗取报名资格、享受优惠政策的。
2.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素质特长项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
3.冒名顶替入学,由他人替考入学或者取得优惠资格的。
4.其他严重违反高校招生规定的弄虚作假行为。
第九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 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严格执行《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浙价费〔2014〕240号和浙价费〔2016〕209号)的标准和有关规定,高职提前招生录取考生学费与高考录取的高职生相同。
第二十三条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实行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建立了大学新生“绿色通道”制度。
第二十四条 提前招生的学生,进校学习后,可以申请转专业(单独考试招生考生只能在大类范围内转,普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仅限在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之间转),具体操作根据学校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如因疫情防控需要,须对有关安排进行适时调整的,另行通知。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学校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70号
邮编:310053
学校官网:www.zjbc.edu.cn
招生信息网:www.zjbc.edu.cn/zs
招生官方微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zjbczs)
招生热线:0571-58108888、58108080
学校主校区坐落在风景如画的钱塘江南岸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内,另有德胜校区和全资企业浙江商业机械厂位于杭州市区内,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电子商务学院。学校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逾23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100万余册,电子藏书近331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教职工6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500余人,二级教授4人,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62人,博士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473人。
学校现有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财会金融学院、应用工程学院、旅游烹饪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浙江电子商务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现设置37个专业及方向。拥有电子商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会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7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2个省级重点专业,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会计、酒店管理、环境艺术设计5个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电子商务、会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烹调工艺与营养5个省级优势专业,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电子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国际贸易实务、投资与理财、环境艺术设计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13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精品课程6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6个,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44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0本,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14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2个,浙江省海外中餐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项目2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学校现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职业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6人,省五一巾帼标兵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7人,省151人才8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浙江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1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浙江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浙江国有企业“五个一”人才工程2人。
学校传承百年校训,弘扬浙商精神,强化商科特色专业建设和商科人才培养特色建设,积淀“依托行业办学,校训文化育人”的商科特色,形成“专业教育、就业教育、创业实践、质量保证、资源整合”为平台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商科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成为“中国商业教育品牌”。学校坚持“依托行业办学、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方针,依托全国500强企业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组建了与100多个成员单位和知名企业深度合作的浙商职教集团;与衢州市、义乌市、杭州市萧山区、龙游县、舟山市定海区、嵊泗县、桐庐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共建中商商业工程技术研究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省长三角城镇发展数据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与阿里巴巴、物美集团、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和各类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管理咨询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建有浙江轨道交通学院、雷迪森酒店管理学院等10余个校企合作学院,累计开设10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办学成绩显著。学校为全国首批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国际质量认证的2所学校之一,首家通过浙江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2016、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与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法国商业研究与行为学院、澳大利亚西澳洲中央技术学院等2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交流,组建了中法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尼商学院”、国际职教联盟和海外校友分会,“国际乒联杭州培训基地”落户我校。师资国际化培养渠道不断完善,师生海外学校交流人数大幅增长。留学生比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教师三个月以上访学比例、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数等多项指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全真环境下的创业教育”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破冰之旅”,被教育部专家总结为全国“创业教育三大模式之一”,学校被誉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小岗村”。学校创客空间相继获得杭州市科委、浙江省科技厅认定的市级、省级创客空间称号;大学生创业园成为杭州市、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社会知名度日益提高,已成为省内外考生报考的热门院校。
学校现为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职业教育分会、浙江省商业经济学会、浙江省商业教育研究会、浙江省形象设计协会会长单位,全国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浙江省商业总会、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等行业组织的副理事长单位。学校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还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双师’比例100强”、“全国高职院校专利获得数量30强”、“全国高职院校新媒体优秀院校50强”。
如今,学校正以百年的办学积淀,以服务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己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正朝着具有创业教育优势和显著商科特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的目标阔步迈进。
(数据截至2022年2月19日)
Introduction
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 (ZJBC) is a time-honored institution. It has developed from its predecessor Hangzhou Secondary Commercial School, which was founded in 1911. Embracing its school motto of “Honesty, tenacity, diligence and simplicity” and adhering to the guide-line principle of “nurturing talents and serving society”, ZJBC has, over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or so, turned out a multitude of professionals, among whom are such celebrities as Mr. Luo Gengmo the economist and Mr. Zhang Naiqi the patriot. For its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on, the college has been crowned “the talent-nurturing cradle for the business arena of Zhejiang Province”. Now it is a National High-Quality Vocational College, and is listed as one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Pilo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ina’s first batch of Digitized Campus Pilot Schools, Zhejiang Province’s first batch of Demonstrativ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jiang Province’s first batch of High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ejiang Province’s Classroom Teaching Innovation Colleges, and Zhejiang Province Key Colleges for “Three integrity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ZJBC is located in the beautiful city of Hangzhou, with its main campus located in Binjiang Higher Education Park in south bank of the picturesque Qiantang River, and its Desheng Campus and exclusively-invested enterprise Zhejiang Commercial Machinery Plant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area. ZJBC and Yiwu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co-found Zhejiang E-Commerce College. ZJBC covers an area of 592 mu (39.5 hectares) and a building area of 23 million square meters. The college library has a collection of over 1 million books and over 3.31 million electronic books. ZJBC has more than 11,000 full time students, and is well-staffed with more than 600 faculty members, among whom there are 440 full-time teachers, 4 national second-grade professors, 50 with a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 152 with a assistant senior professional title, 44 with (or pursuing) doctoral degree, 473 with master’s degree or above.
ZJBC is made up of 12 secondary schools, namel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E-Commerce, Schoo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School of Applied Engineeri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linary Arts,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School of Marxism, School of Humanities, Schoo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choo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School of Zhejiang E-Commerce. There are 32 programs, among which Chain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E-Commerce are Central Finance Funded Programs; Culinary Arts and Nutrition and Hea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are listed as Provincial Key Programs; 7 are list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Key Majors i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ction Plan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amely, Hea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Art Design, Culinary Art and Nutrition, Accounting, Mobile Commerce, Business Data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and E-Commerce; 5 are listed as Key Programs in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Colleges, namely, Chain Operation Management, E-Commerce, Accounting, Hote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Art Design; 5 are listed as Provincial Competitive Programs, namely, E-Commerce, Accounting, Heat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Art Design, and Culinary Art and Nutrition; 9 are listed as Provincial Characteristic Programs, namely, Chain Operation Management, E-Commerce, Applied Electronic Technology, Logistics Management, Hotel Management,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and Ma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Affairs,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 Art Design. ZJBC has won 4 awards in education achievements appraisal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11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ZJBC has a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ized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a National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raining Center, a National Applied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2 National-Level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s, 6 National Excellent Courses, a National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Course, 6 Ministry of Education “1+X” Certificate System Polit Projects, 44 National “12th Five-Year Plan” Teaching Materials, 14 Provincial “13th Five-Year Plan” New Form Teaching Materials, a China Overseas Chinese 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 Base, 3 Central Finance Funded Training Bases, 11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Training Bases, 2 Provinci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Training Bases, and a Zhejiang Province Overseas Chinese Cuisine Talent Training Base.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提前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江省高职提前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职提前招生章程报送等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二条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商科特色显著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归隶于浙江省交通集团,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双高学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首批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学校还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新媒体优秀院校50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高职院校“双师”比例100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高职50强”以及“专利获得数量全国高职院校30强”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5年荣获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工作及业绩考核A等;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位居全省第七。
第三条 学校全称: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并以此校名颁发全国普通高等教育高职(专科)毕业证书,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备案。学校国标码:12865,浙江省招生代码:0046,办学类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层次:高职专科,办学性质:公办,占地面积596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分滨江和德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数:13000余人,校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70号。
第四条 学校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和层次不断提高,形成一支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领衔,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双师队伍。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二级教授4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151人才7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1人,浙江教育十大年度影响力人物1人,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提名奖2人,浙江省最美教师提名奖1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42.5%,双师教师比例达87.68%。学校现有省级示范院校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骨干专业7个。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五条 2021年面向浙江省普高招生考生提前招生300名;面向单独考试招生考生提前招生150名,共计450名。具体安排如下表:
第四章 招生程序
第六条 报考条件。符合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或单独考试招生报名条件,并已办理当年报名手续,取得高考报名号的毕业生且符合下列条件者: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在校期间无任何违纪处分记录。
3.普高招生考生要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皆为B等及以上。
4.普高招生考生须提供学考成绩、单独考试招生考生须提供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查不到成绩的考生不得报考。
5.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体检合格,其中报考餐饮类、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考生要求体检肝功能阴性(正常),请自行提交相关体检证明(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
第七条 网络报名。申请报名遵循考生本人自愿的原则,采取网络报名、资格审核、在线递交材料(只针对申请素质特长赋分考生)方式进行。考生在3月29日17点之前登录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高职提前招生服务平台或我校招生信息网,根据网上提示的“报名流程”办理报名相关手续。
第八条 报名资格审核。学校按报考条件逐个审核考生的报名资格,考生只能填报一个专业(跨科类填报的一律无效)。招生报名系统内已审核通过的考生报考信息不得更改。
第九条 网上确认和缴纳报名费。入围综合素质测试的考生须登录我校招生信息网完成网上确认,并缴纳报名费140元/人。考生确认报考缴费后,所缴报名费概不退还,具体缴费方式在我校招生网上另行通知。网上确认和缴费缺一不可,否则考生报名无效,无法参加综合素质测试。
第十条 素质特长项申请。申请素质特长项赋分考生于3月29日17点之前在我校招生信息网在线填写“素质特长项赋分申请表”,同时上传获奖证书电子原件等证明材料(文件格式为jpg,大小控制在2MB以内,确保图片清晰、可辨认),逾期不再受理。
凡在高中阶段获得以下奖励,可申请素质特长项赋分。第十一条 普高招生考生报考测试成绩构成及综合素质测试:
1.普高招生考生总成绩T构成:T=W+S;W:文化成绩 (满分100),S: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含素质特长项赋分20分),满分200分。
2.普高招生考生根据中学学考成绩折算文化成绩W,中学所有学考科目均计分。注:①高中学考成绩等第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为准(外省转入浙江的考生,我校仅认可经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认定的学考成绩);②往届生技术科目成绩包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取两科等第折算后的平均分。
3.综合素质测试资格:普高招生考生根据中学学考折算成绩,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的600%划定分数线,上线考生取得综合素质测试资格(末尾同分考生均入围综合素质测试)。
4.综合素质测试的方式、内容及评分:以面试、操作考试或闭卷笔试等形式进行。测试前在本校招生网另行发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高职提前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实施方案》。第十二条 单独考试招生考生报考测试成绩构成及综合素质测试:
1.单独考试招生考生总成绩T构成:T=W+S;W: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S: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含素质特长项20分),满分200分。
2.综合素质测试资格:根据考生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W,按照招生计划数的600%划定分数线,上线考生参加我校的综合素质测试(末尾同分考生均入围综合素质测试)。
3.综合素质测试的方式、内容及评分:以面试、操作考试或闭卷笔试等形式进行。测试前在本校招生网另行发布《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高职提前招生综合素质测试实施方案》。
4.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成绩采用方式。划定入围综合素质测试名单时以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技能操作成绩为准(烹饪类采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总成绩)。最终录取成绩采用浙江省高校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总成绩折算而成。
第七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三条 确定拟录取、备录比例。根据考生总成绩T,分科类按各专业的实际招生计划数在符合录取资格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划定录取分数线,依次确定拟录取名单;同时根据考生总成绩T确定各专业计划数300%的备录取考生名单。
如某专业拟录取人数少于或等于该专业招生计划数时,则按照实际测试人数的90%确定拟录取名单(保留整数,遇小数进1),不再设置备录考生。
届时拟录取考生在规定时间内登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确定的服务平台查询本人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录取情况,确认是否被我校录取。
如有考生放弃拟录取,则相应名额备录取考生根据总成绩顺序依次转为拟录取。备录考生根据录取进程、待转为拟录取后需登录服务平台确认录取。
未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服务平台选定录取学校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该轮次所有拟录取资格。
第十四条 若某一专业同类别录取最低总成绩T相同时,普高招生考生依次按素质特长项赋分、文化成绩、文化成绩单科成绩进行排序录取,文化成绩单科顺序排列:语文、数学、外语、技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若依然相同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考生优先录取;单独考试招生考生依次按素质特长项赋分、综合素质测试分数,职业技能考试操作成绩、职业技能考试理论成绩进行排序录取。高中阶段具备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或相关选修课程成绩优良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第十五条 我校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所有专业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其中中外合作专业:电子商务(中美合作)、市场营销(中法合作)及物流管理(中美合作)专业采用英汉双语教学。对考生的身体健康要求,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凡考生体检符合“学校可以不予录取”条款的,学校将按“不予录取”执行。
第十六条 凡被我校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考生信息,在学校招生信息网和浙江教育考试网同时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公示结束后,学校将拟录取考生信息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审核同意后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已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高考和单独考试招生,未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当年高考或单独考试招生。我校负责考生未录取原因的解释及遗留问题的解决。
第八章 招生监督与违规处理
第十八条 高职提前招生工作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学校严格遵守有关招生录取工作政策和规定,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各项测试与录取工作,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实施全过程监督,并自觉接受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和社会监督,切实保障考生公平竞争权利。监督电话:0571-58108041、58108032。
第十九条 所有参与高职提前招生考试的工作人员均须认真学习有关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严格遵守招生考试纪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创造一个让社会、考生放心的选拔环境,确保高职提前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第二十条 高职提前招生工作主动接受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十一条 考生个人应本着诚信原则向学校提出素质特长项申请,如有各类弄虚作假行为,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第十一条之规定进行处理,即:
考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如实记入其考试诚信档案。下列行为在报名阶段发现的,取消报考资格;在入学前发现的,取消入学资格;入学后发现的,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学籍;毕业后发现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学历、学位证书无效,责令收回或者予以没收;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提供虚假姓名、年龄、民族、户籍等个人信息,伪造、非法获得证件、成绩证明、荣誉证书等,骗取报名资格、享受优惠政策的。
2.在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素质特长项申请材料中提供虚假材料、影响录取结果的。
3.冒名顶替入学,由他人替考入学或者取得优惠资格的。
4.其他严重违反高校招生规定的弄虚作假行为。
第九章 其他
第二十二条 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费严格执行《浙江省物价局、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浙价费〔2014〕240号和浙价费〔2016〕209号)的标准和有关规定,高职提前招生录取考生学费与高考录取的高职生相同。
第二十三条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和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各类专项奖学金。实行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资助政策,建立了大学新生“绿色通道”制度。
第二十四条 提前招生的学生,进校学习后,可以申请转专业(单独考试招生考生只能在大类范围内转,普高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仅限在中外合作项目的专业之间转),具体操作根据学校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如因疫情防控需要,须对有关安排进行适时调整的,另行通知。本章程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学校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470号
邮编:310053
学校官网:www.zjbc.edu.cn
招生信息网:www.zjbc.edu.cn/zs
招生官方微信: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zjbczs)
招生热线:0571-58108888、58108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