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革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教学历史的学府。前身是1907年创建的遵义初级师范学堂,1936年,更名为“省立遵义师范学校”,1958年,正式成立遵义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升格为遵义师范学院并开始本科办学,2007年以良好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获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同年成为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201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4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特色文化学校”,2018年成为“全国中华诗教先进单位”,2019年成为贵州省“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是地方院校中唯一拥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高校,2021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入选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近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6人,并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4国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129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工1143人,专任教师860人,其中有博士222人,硕士474人,正高166人(其中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2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6人。
学校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金课”37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4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在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
经过百年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力学力思、求知求是”的学风。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当前,学校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思政课改革“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贵州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优势,不断推动学校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致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国外有声誉、国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校,实施“阳光招生”,规范学校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学校概况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4152010664
办学层次:本科、专科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办学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红花岗区新蒲镇)平安大道中段
第二条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校内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招生与就业生就业指导处为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对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三条 招生计划
学校2022年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各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第四条 大类专业
根据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2022年,学校推行“大类+专业”招生模式。
大类专业包含: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按旅游管理类招生;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专业按植物生产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按设计学类招生。
按照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学校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两个学习阶段。第一学习阶段为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以全校性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习阶段为专业教育,以专业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为主。学校在两个学习阶段之间依据专业容量、学生志愿、学业情况和学术特长等条件及相关规定实施专业分流。
第五条 校企联合办学
2022年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具体说明如下:
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大讯飞联合办学)
培养层次:本科 学费标准:10000元/年
招生省份:贵州省 录取批次:第二批本科批次(理工类、软件类)
培养方向:企业级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及人工智能方向。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取“2+1+1”的培养体系,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培养两年,强化学生基础核心课程学习,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培养一年,重点在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实训及项目开发等方面培养;第三阶段培养一年,主要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构建就业渠道和网络。
录取说明:该专业在《贵州省2022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上将采取专业单列的方式进行单独招生,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不允许调剂,入学后不允许转专业。
第六条 录取规则
1.我校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的录取办法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大力实施“阳光招生”, 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和“三十个不得”等纪律规定,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
2.我校同意执行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各省(市、区)调阅考生档案比例控制在我校招生计划数的100%以内,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投档录取。
3.专业安排及退档: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即按照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当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若服从专业调剂的,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在我校未录满专业内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我校对专业安排无分数级差要求。
4.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在文化考试前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市、区)份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在各省(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的投档范围内,各专业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考生所在省(市)份专业统(联)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时,录取文化成绩总分高的考生;若文化成绩总分仍然相同,去除政策加分后录取文化成绩总分高的考生;若去除政策加分后文化成绩总分仍然相同,则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录取顺序如下(按序号顺序比较,录取①成绩高的考生,若①成绩相同录取②成绩高的考生,以此类推):①外语、②语文、③综合。
5.报考体育类的考生,在文化考试前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市、区)份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省内体育类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文化成绩/2+专业成绩];省外体育类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6.2022年学校不设置本科预留计划。
7.我校2022年面向省内招收“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考生。
按教育部、相关部委及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该定向批次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充实西藏县以下基层干部队伍,在藏工作不少于5年,并且录取的考生报到注册时必须与学校及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签署相关协议,另外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由国家专项财政支付,考生每年还会获得专项助学金。
8.专业特殊要求
(1)外语语种及外语单科成绩要求:英语和翻译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并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 (满分150分),口试成绩不低于80分 (满分100分);其他专业不限外语语种、外语成绩及口试,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大学英语、大学日语及大学俄语。
(2)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 (满分150分)。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数学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满分150分)。
(4)身体健康要求:
①体检受限专业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②报考师范类、旅游管理类、体育类及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考生身体无残疾;
(5)其他要求
舞蹈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cm及以上,女生身高160cm及以上。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68cm及以上,女生身高158cm及以上。
第七条 收费及标准
严格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项目及标准执行。
第八条 奖学金、助学金政策
我校以多种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和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为资助主体,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校级专业奖学金、梅花奖学金、临时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等资助为辅助的资助体系。
第九条 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考核合格,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发给国家承认,经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遵义师范学院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条 复查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一条 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851-28927462 27586101
监督电话:0851-28926269
学校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红花岗区新蒲镇)平安大道中段
第十二条 录取结果公布渠道
录取结果在我校招生信息网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予以公布。
招生信息网:http://www.zync.edu.cn/zsxxw1/
微信公众平台:遵义师院招生办公室(微信号:zysyzjc)
第十三条 本章程由遵义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学校占地面积2100余亩,已完成北区建设近1000亩(南区1100亩正在规划建设中),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有18个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6人,并向老挝、越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14国招收留学生,在册留学生129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工1143人,专任教师860人,其中有博士222人,硕士474人,正高166人(其中三级教授8人),副高39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政府津贴2人;省管专家2人,市管专家6人。
学校现有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金课”37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4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在近年来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校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
经过百年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德树人、笃学致用”的校训、“遵道循义、敦品励学”的校风、“道业并重、德识双馨”的教风、“力学力思、求知求是”的学风。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当前,学校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红色资源,充分发挥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思政课改革“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牵头高校、贵州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平台优势,不断推动学校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致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国外有声誉、国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校,实施“阳光招生”,规范学校招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学校概况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4152010664
办学层次:本科、专科 办学类型:普通高等教育
学习形式:普通全日制
办学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红花岗区新蒲镇)平安大道中段
第二条 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校内有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招生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招生与就业生就业指导处为学校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下设招生办公室。学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对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公开。
第三条 招生计划
学校2022年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计划以省教育厅下达各生源地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专业目录为准。
第四条 大类专业
根据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2022年,学校推行“大类+专业”招生模式。
大类专业包含: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按旅游管理类招生;植物科学与技术、园艺专业按植物生产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按计算机类招生;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按设计学类招生。
按照大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学校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两个学习阶段。第一学习阶段为通识教育和专业通识教育,以全校性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第二学习阶段为专业教育,以专业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为主。学校在两个学习阶段之间依据专业容量、学生志愿、学业情况和学术特长等条件及相关规定实施专业分流。
第五条 校企联合办学
2022年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具体说明如下:
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大讯飞联合办学)
培养层次:本科 学费标准:10000元/年
招生省份:贵州省 录取批次:第二批本科批次(理工类、软件类)
培养方向:企业级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开发及人工智能方向。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取“2+1+1”的培养体系,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培养两年,强化学生基础核心课程学习,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培养一年,重点在专业方向课程、专业实训及项目开发等方面培养;第三阶段培养一年,主要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建立职业发展规划,构建就业渠道和网络。
录取说明:该专业在《贵州省2022年高考高校招生专业目录》上将采取专业单列的方式进行单独招生,只录取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该专业不允许调剂,入学后不允许转专业。
第六条 录取规则
1.我校实行远程网上录取的录取办法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大力实施“阳光招生”, 严格执行招生工作“六不准”、“十严禁”、“十公开”和“三十个不得”等纪律规定,为国家和学校选拔优秀人才。
2.我校同意执行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各省(市、区)调阅考生档案比例控制在我校招生计划数的100%以内,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投档录取。
3.专业安排及退档: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分数(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择优录取。即按照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当考生的高考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若服从专业调剂的,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在我校未录满专业内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我校对专业安排无分数级差要求。
4.报考艺术类的考生,在文化考试前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市、区)份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在各省(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的投档范围内,各专业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考生所在省(市)份专业统(联)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时,录取文化成绩总分高的考生;若文化成绩总分仍然相同,去除政策加分后录取文化成绩总分高的考生;若去除政策加分后文化成绩总分仍然相同,则优先录取相关科目成绩高的考生,录取顺序如下(按序号顺序比较,录取①成绩高的考生,若①成绩相同录取②成绩高的考生,以此类推):①外语、②语文、③综合。
5.报考体育类的考生,在文化考试前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市、区)份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省内体育类进档考生,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文化成绩/2+专业成绩];省外体育类进档考生,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6.2022年学校不设置本科预留计划。
7.我校2022年面向省内招收“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考生。
按教育部、相关部委及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该定向批次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后充实西藏县以下基层干部队伍,在藏工作不少于5年,并且录取的考生报到注册时必须与学校及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签署相关协议,另外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由国家专项财政支付,考生每年还会获得专项助学金。
8.专业特殊要求
(1)外语语种及外语单科成绩要求:英语和翻译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并且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 (满分150分),口试成绩不低于80分 (满分100分);其他专业不限外语语种、外语成绩及口试,入学后公共外语只开设大学英语、大学日语及大学俄语。
(2)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 (满分150分)。
(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要求数学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满分150分)。
(4)身体健康要求:
①体检受限专业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相关补充规定执行。
②报考师范类、旅游管理类、体育类及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考生身体无残疾;
(5)其他要求
舞蹈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cm及以上,女生身高160cm及以上。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68cm及以上,女生身高158cm及以上。
第七条 收费及标准
严格按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项目及标准执行。
第八条 奖学金、助学金政策
我校以多种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和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为资助主体,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校级专业奖学金、梅花奖学金、临时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等资助为辅助的资助体系。
第九条 毕业与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考核合格,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发给国家承认,经教育部学籍、学历电子注册的遵义师范学院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条 复查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校将对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一条 咨询及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851-28927462 27586101
监督电话:0851-28926269
学校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红花岗区新蒲镇)平安大道中段
第十二条 录取结果公布渠道
录取结果在我校招生信息网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予以公布。
招生信息网:http://www.zync.edu.cn/zsxxw1/
微信公众平台:遵义师院招生办公室(微信号:zysyzjc)
第十三条 本章程由遵义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