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介绍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摇篮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更是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源地之一。学校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公元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举办现代师范教育,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改名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2018年批准为湖南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列为湖南省本科第一批招生高校, 2021年教育部设立专项计划支持我校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承担单位。

学校现有城南书院和东方红两个校区,占地1346亩,现有在校生2万余人,设有13个教学科研学院、3个现代产业学院、2所附属小学。图书馆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近200余万册,电子图书220余万册。

学校红色文化积淀深厚,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此求学、工作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此外,还培养了何叔衡、蔡和森、李维汉、任弼时、张国基等一批国家栋梁,涌现了段德昌、刘畴西、袁国平、郭亮等280余名革命烈士。历史上汇聚了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李达、易培基、周谷城、田汉、黎锦熙、杨树达、辛树帜等一批教育名师大家,涌现了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焘、张百熙、陈天华、黄兴等湖湘英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毛泽东称赞“一师是个好学校”,亲笔题写了“第一师范” 校名,并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作为校训。徐特立题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作为校风。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栗战书、赵乐际等来校视察。

学校传承百年师范传统,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坚持聚焦师范教育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非师范教育;坚持小学教师教育优势,积极拓展其他教师教育,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电子信息类学科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教、文、理、工、经、管、法、艺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教育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音乐与舞蹈学”4个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成“智慧教育关键技术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儿童心理发展与脑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26个。近五年,立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项目近100项;获省级及以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18项,系列有代表性的智库成果为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学校把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实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现有34个本科专业,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等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思想政治、科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等教师教育类专业聚焦教育强省建设,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基础教育领军骨干人才;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信息智能类专业聚焦智造强省和数字湖南,助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网络与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创意类专业聚焦文化强省建设,助力长沙打造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助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为长沙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培养高素质商科管理人才。先后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7项。学校坚持开展产学研合作,区域服务优势明显,与长沙市、长沙高新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益阳市、韶山市等地方政府开展了产学研合作,与新华联集团、三一重工、汉唐置业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校以来,共培养了12万余名优秀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成为全省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构建“引、育、留、用”高层次人才建设机制,按照“靶向引强、存量提能、短板补齐”的思路,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98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4人,博士352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47人,1个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合作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奥地利、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19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国内院校开展合作共建。

新时代,新师范,新使命。2021年5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对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进行了谋划,提出了“一四”发展战略:力争通过十到十五年左右的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师范大学;全面推进“红色一师、品质一师、活力一师、幸福一师”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服务“三高四新”和“强省会”战略,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招生章程(2022年)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政策的规定,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规范学校招生工作,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



第二章 学校基本情况

第三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公办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0年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

第四条 达到本科培养要求的毕业生,颁发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文凭;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五条 学校英文名称为: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国标代码为12034,省内代码为4348。学校设有两个校区,即城南书院校区(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356号,邮编410002)和东方红校区(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邮编410205),学校网址:https://www.hnfnu.edu.cn。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招生工作,制定招生工作有关规定、办法,明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监督学校招生工作的实施。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明确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发挥统筹领导作用。

第七条 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执行上级下达的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第八条 学校设立招生就业处,负责制定有关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宣传、招生考试和招生录取工作。

第九条 学校成立招生监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录取工作中招生政策、规定和招生纪律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招生工作人员的纪律教育、督考,查处违纪违法事件,做好信访工作等。



第四章 招生计划、专业及要求

第十条 学校按照教育部及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实施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的管理。具体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考生也可登录学校招生信息网查询每年具体的招生专业、专业简介及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报考英语类各专业的考生,应试外语语种须为英语,口语须合格,英语单科成绩按150分满分计算须达到115分以上。如与当年生源省(区、市)招生文件规定不一致的,按生源省(区、市)招生文件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除英语类专业外,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三条 报考学校艺体类专业的考生,专业成绩使用各省(区、市)统考成绩。

第十四条 对高考综合改革省(区、市)报考学校的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以考生所在生源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第十五条 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学校按国家招生工作有关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与身体复检。艺体类专业的考生还须在入校后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复试。对复查(复检、复试)发现的问题,学校将集中研究处理,凡属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对于弄虚作假情节严重或涉嫌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移送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十六条 各专业对考生体检专业限报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以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执行。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实施。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各省(区、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学校在该省(区、市)招生计划的105%。

第十九条 非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学校根据各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考生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分科类(专业组)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的考生,按其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其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以此类推。不设专业志愿级差。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将考生调剂录取到该科类(专业组)其他缺档专业,否则作退档处理。所有专业调剂考生的优先级低于其他考生。

进档考生若出现投档成绩相同时,按有关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考生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对于没有明确同分排序规则的省(区、市),考生投档分数相同时,按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规则为:语文、数学、外语。

第二十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

学校认可各省(区、市)艺术统考成绩。在投档生源范围内,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须达到生源所在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学校相应艺术类专业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及相关要求。

1.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分科类(专业组),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

2.对于实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区、市),学校对进档考生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分科类(专业组),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不设专业志愿级差。综合成绩=(高考文化分/高考文化满分)×750×30%+(专业统考分/专业统考满分)×300×70%,保留两位小数。

3.进档考生若出现投档成绩(综合成绩)相同时,按有关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提供的考生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对于没有明确同分排序规则的省(区、市),考生投档分数(综合成绩)相同时,按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规则为:语文、数学、外语。

4.如上述原则与生源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不一致的,按生源省(区、市)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学校设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湖南省内招生。该专业录取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及学校制定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执行。

第二十二条 学校认可教育部和相关省(区、市)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加分投档和降低分数投档照顾政策。

第二十三条 对高考综合改革省(区、市)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录取结果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及规定的形式进行公布。考生可登陆本省(区、市)招生考试网站或学校招生信息网查询。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奖、助、贷措施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及各项代收费等费用。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学校严格按照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财政厅和湖南省教育厅核定的标准收费。各项收费标准见学校招生信息网

(http://zhaosheng.hnfnu.edu.cn/)。

第二十六条 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1.5-2‰(依据当年省资助中心下达指标为准)的学生可获得该项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3-4%(依据当年省资助中心下达指标为准)的学生可获得该项奖励;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突出、成绩优良的学生可申报每人每年600-1200元不同等次的校级奖学金,15%的学生可获得该项奖励。

第二十七条 在校期间家庭经济困难、表现优良的学生可申请每人每年2200-4400元不同等次的国家助学金,20-30%(依据当年省资助中心下达指标为准)的学生可获得该项资助;同时,学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校级经济困难补助。

第二十八条 学校设有新生报到“绿色通道”,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办理先入学后缴费手续,同时为已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及时确认信息办理回执(注:凡我省高考录取新生,可凭高校录取通知书到当地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还设有“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可为学生推荐勤工助学岗位。



第七章 其他

第二十九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以学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三十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招生简章等与本章程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公布后,如遇教育部和省(区、市)高考政策调整,学校将制定相应招生政策,另行公布。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未尽事宜,由学校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招生地点:东方红校区。联系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东方红校区百熙楼407室)。

招生咨询电话:0731-88228033

招生监察电话:0731-88228206

传 真:0731-88228169

网 址:http://zhaosheng.hnfnu.edu.cn
院校查询
专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