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校区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33万平方米。
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7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前10%,其中5个学科进入前5%;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5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2599人,其中本科生16902人、硕士研究生10966人、博士研究生4731人。有本科专业9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2个,“强基计划”专业7个,各类国家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基地平台10余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7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培养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15人、硕士生导师844人,教授930人、副教授86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8人、青年拔尖人才2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5人、青年学者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40余人。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研基地70余个,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中心、交叉科学中心等培育建设。2007-2020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三大奖”7项,其中周其林院士领衔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7篇。学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优势,积极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推动文化文明繁荣发展。学校现有各类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创新中心、实验室等50余个,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茅,一批优秀智库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人才库”。学校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学校立足“两个大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33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深化实质合作。先后授予陈省身等10余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政要等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南开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
为促进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要求,南开大学将进行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工作,择优认定部分艺术特长突出的学生,充实南开大学大学生合唱团。具体办法如下:
一、招生对象
(一)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考条件,具有声乐艺术特长的高中毕业生。
(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有高水平艺术团统一测试的,必须参加省内统一测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无统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
三、报名办法
2023年2月17日—2023年2月24日16:00,考生可登陆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gspystbm/),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完成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名)。
阳光高考平台需要上传以下材料:
(一)南开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申请表。
网上报名时按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完成志愿填报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南开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申请表》。考生须按要求下载打印,申请表最后一栏签名处必须由学生本人手写签名确认后扫描或拍照,再上传至阳光高考平台系统。
(二)其他:各类社会考级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的清晰图片。
注意:考生须在报名时间截止前在报名系统中完成志愿确认环节。在确认志愿前须检查所有信息均准确并完整填写,一经确认志愿,报名系统中所有信息不得再进行修改。因个人原因导致报名未成功的,由考生个人承担相应后果。
四、测试方式及内容
(一)测试方法
初审通过的考生须于2023年3月13日至2023年3月20日10:00期间,通过手机使用学信网App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测试内容的在线录制,按照要求提交视频。南开大学将根据在线录制的视频资料对考生艺术水平进行评价,不接受通过其他平台或渠道提交的视频资料。
考生如未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录制并提交视频,或上传资料不符合测试要求的,或视频无法正常播放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测试资格。
安卓系统手机可通过https://www.chsi.com.cn/wap/download.jsp,点击Android下载“学信网App”;iOS手机可通过访问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学信网App”。
具体操作步骤及二机位设置方式等使用信息请登录网址https://bm.chsi.com.cn/yszp/stu/kssysm详细阅读查看。
考生须认真阅读操作要求,如未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录制并提交视频,或上传资料不符合测试要求,或视频无法正常播放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测试资格。
(二)测试内容
自选演唱能展现自身水平的一首歌曲(6分钟内)。
在线考试系统录制注意事项:
1.考生在考试前须按照系统要求完成身份验证,进行音视频设备调试,确保视频能够录制及正常回看(声音、画面均正常)。
2.录制采用双机位模式,两机位均应确保摄像头、麦克风及扬声器可正常使用。双机位均需使用手机下载学信网App并同时登录考生学信网账号。考生正对一机位摄像头;二机位摄像头从考生斜后方45°进行录制,录制的视频要保证考生及一机位清晰地被评审专家看到。视频录制镜头应与考生距离适当,正面平行视角拍摄,确保考生人物全身及五官清晰可见,声音和画面连贯清楚。
3.录制设备宜采用高清模式,两个机位均须拍摄全身影像(竖屏、横屏均可),录制过程应一镜到底不间断,声音和画面须同步录制,录音录像必须是同期声,不允许后期对声音和画面进行修饰处理,不需要特殊效果。
4.录制场地应适宜展示所报专业项目,录制期间保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明亮。背景以纯色为宜,避免杂乱,视频中不得出现任何如姓名、地区、学校等表露身份信息的语言、字幕和标识。
5.录制开始后,考生正式表演前,正对镜头播报所演唱的曲目名称,确保表演者的五官清晰可见,以便核查考生身份。考生播报所演唱曲目名称的时长包含在6分钟录制时长内。
6.考生表演时,考生不允许使用话筒演唱。
7.在线录制排练次数为3次,正式录制次数为4次,考生准备一首曲目进行演唱,每次限时6分钟,超时系统将自动停止录制并保存。只有正式录制的视频才能最终提交,排练视频不会出现在考生作品列表。
8.使用学信网App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录制过程中,建议关闭手机通话功能(可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下通过连接网络信号稳定的WiFi实现网络连线)、外放音乐、闹钟、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等)以及其他可能干扰录制的应用程序。
9.为避免设备断电、表演失误、录制未成功、网络故障等不可预测的突发风险出现,特安排4次正式录制,如未能完成录制将不再进行补录,考生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10.录制结束后考生须在2023年3月20日10:00前按要求在作品提交页面提交录制的视频。未按照要求最终提交视频的,视为放弃面试资格。
五、录取原则
(一)对报名成功并提供合格音像材料的考生,学校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各招生项目根据评审分数和已公布招生计划确定可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名单。
(二)若某一项目参加测试人数较少,或水平较低,南开大学有权调整该项目的拟签约计划。
六、优惠政策
(一)录取时可享受优惠政策如下:
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达到南开大学在生源省(市、区)同科类第一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且不低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不得低于省级招办划定的高水平艺术团参考录取控制分数线)。
对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区),要求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达到当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一定分值,其中北京、天津、山东的分值为60分,上海为20分,浙江为30分,海南为130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为80分。
(二)被南开大学录取的高水平艺术团考生,根据其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安排在非艺术专业学习。在校期间须根据学校要求履行参加学生艺术团活动的义务,遵守学生艺术团的各项规定。若违反规定,将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三)被南开大学录取的高水平艺术团考生录取专业应在南开大学在考生所在省份公布的同科类一批次招生专业范围内。高考改革省份的学生选考科目应满足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
七、公示
南开大学将通过南开大学本科招生网对高水平艺术团认定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并报送教育部相关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方可生效。
八、监督机制与违规处理
(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南开大学将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认真履行选拔程序。所有招录工作均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委员会的监督下开展,学校纪检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监督与投诉电话:022-85358691)。
(二)考生对测试过程、测试成绩、录取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学校招生部门提出申诉(申诉电话:022-23504845)。
(三)考生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申报有关材料。对在南开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测试中存在虚报或伪造、变造有关材料、考试作弊、替考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一经查实,依据有关规定分别予以严肃处理:未入学者,取消其高水平艺术团考核成绩及参加当年高考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由南开大学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九、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艺教中心022-23501000
招生办公室022-60365167,23504845
网址:http://zsb.nankai.edu.cn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学校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学校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和“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周恩来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占地443.12万平方米,其中八里台校区占地121.60万平方米,津南校区占地245.89万平方米,泰达校区占地6.7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195.33万平方米。
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7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14个学科进入前10%,其中5个学科进入前5%;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5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南开特色“公能”素质教育体系。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2599人,其中本科生16902人、硕士研究生10966人、博士研究生4731人。有本科专业9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8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2个,“强基计划”专业7个,各类国家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基地平台10余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7人,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6项。
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着力培养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家型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24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15人、硕士生导师844人,教授930人、副教授86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8人、青年拔尖人才2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5人、青年学者2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40余人。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研基地70余个,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中心、交叉科学中心等培育建设。2007-2020年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三大奖”7项,其中周其林院士领衔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以来南开学者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7篇。学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重镇优势,积极服务新时代治国理政,推动文化文明繁荣发展。学校现有各类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创新中心、实验室等50余个,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茅,一批优秀智库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人才库”。学校全面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与一批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学校立足“两个大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与33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现有专兼职外国专家400余人,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深化实质合作。先后授予陈省身等10余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政要等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一批海内外知名学者、著名政治家、企业家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兼职教授。
南开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重要使命,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一代南开人的历史贡献。
南开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
为促进素质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要求,南开大学将进行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工作,择优认定部分艺术特长突出的学生,充实南开大学大学生合唱团。具体办法如下:
一、招生对象
(一)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考条件,具有声乐艺术特长的高中毕业生。
(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有高水平艺术团统一测试的,必须参加省内统一测试并获得合格证书(无统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外)。
三、报名办法
2023年2月17日—2023年2月24日16:00,考生可登陆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gspystbm/),通过网上报名系统完成报名(不接受现场报名)。
阳光高考平台需要上传以下材料:
(一)南开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申请表。
网上报名时按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完成志愿填报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南开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申请表》。考生须按要求下载打印,申请表最后一栏签名处必须由学生本人手写签名确认后扫描或拍照,再上传至阳光高考平台系统。
(二)其他:各类社会考级等级证书、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的清晰图片。
注意:考生须在报名时间截止前在报名系统中完成志愿确认环节。在确认志愿前须检查所有信息均准确并完整填写,一经确认志愿,报名系统中所有信息不得再进行修改。因个人原因导致报名未成功的,由考生个人承担相应后果。
四、测试方式及内容
(一)测试方法
初审通过的考生须于2023年3月13日至2023年3月20日10:00期间,通过手机使用学信网App在线考试系统进行测试内容的在线录制,按照要求提交视频。南开大学将根据在线录制的视频资料对考生艺术水平进行评价,不接受通过其他平台或渠道提交的视频资料。
考生如未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录制并提交视频,或上传资料不符合测试要求的,或视频无法正常播放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测试资格。
安卓系统手机可通过https://www.chsi.com.cn/wap/download.jsp,点击Android下载“学信网App”;iOS手机可通过访问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下载“学信网App”。
具体操作步骤及二机位设置方式等使用信息请登录网址https://bm.chsi.com.cn/yszp/stu/kssysm详细阅读查看。
考生须认真阅读操作要求,如未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录制并提交视频,或上传资料不符合测试要求,或视频无法正常播放的,视为考生自动放弃测试资格。
(二)测试内容
自选演唱能展现自身水平的一首歌曲(6分钟内)。
在线考试系统录制注意事项:
1.考生在考试前须按照系统要求完成身份验证,进行音视频设备调试,确保视频能够录制及正常回看(声音、画面均正常)。
2.录制采用双机位模式,两机位均应确保摄像头、麦克风及扬声器可正常使用。双机位均需使用手机下载学信网App并同时登录考生学信网账号。考生正对一机位摄像头;二机位摄像头从考生斜后方45°进行录制,录制的视频要保证考生及一机位清晰地被评审专家看到。视频录制镜头应与考生距离适当,正面平行视角拍摄,确保考生人物全身及五官清晰可见,声音和画面连贯清楚。
3.录制设备宜采用高清模式,两个机位均须拍摄全身影像(竖屏、横屏均可),录制过程应一镜到底不间断,声音和画面须同步录制,录音录像必须是同期声,不允许后期对声音和画面进行修饰处理,不需要特殊效果。
4.录制场地应适宜展示所报专业项目,录制期间保证环境安静、光线充足明亮。背景以纯色为宜,避免杂乱,视频中不得出现任何如姓名、地区、学校等表露身份信息的语言、字幕和标识。
5.录制开始后,考生正式表演前,正对镜头播报所演唱的曲目名称,确保表演者的五官清晰可见,以便核查考生身份。考生播报所演唱曲目名称的时长包含在6分钟录制时长内。
6.考生表演时,考生不允许使用话筒演唱。
7.在线录制排练次数为3次,正式录制次数为4次,考生准备一首曲目进行演唱,每次限时6分钟,超时系统将自动停止录制并保存。只有正式录制的视频才能最终提交,排练视频不会出现在考生作品列表。
8.使用学信网App在线考试系统在线录制过程中,建议关闭手机通话功能(可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下通过连接网络信号稳定的WiFi实现网络连线)、外放音乐、闹钟、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等)以及其他可能干扰录制的应用程序。
9.为避免设备断电、表演失误、录制未成功、网络故障等不可预测的突发风险出现,特安排4次正式录制,如未能完成录制将不再进行补录,考生自行承担相应后果。
10.录制结束后考生须在2023年3月20日10:00前按要求在作品提交页面提交录制的视频。未按照要求最终提交视频的,视为放弃面试资格。
五、录取原则
(一)对报名成功并提供合格音像材料的考生,学校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各招生项目根据评审分数和已公布招生计划确定可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名单。
(二)若某一项目参加测试人数较少,或水平较低,南开大学有权调整该项目的拟签约计划。
六、优惠政策
(一)录取时可享受优惠政策如下:
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达到南开大学在生源省(市、区)同科类第一批次最终模拟投档线下20分,且不低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不得低于省级招办划定的高水平艺术团参考录取控制分数线)。
对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区),要求高考成绩(不含政策加分)达到当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上一定分值,其中北京、天津、山东的分值为60分,上海为20分,浙江为30分,海南为130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为80分。
(二)被南开大学录取的高水平艺术团考生,根据其高考成绩和专业志愿,安排在非艺术专业学习。在校期间须根据学校要求履行参加学生艺术团活动的义务,遵守学生艺术团的各项规定。若违反规定,将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三)被南开大学录取的高水平艺术团考生录取专业应在南开大学在考生所在省份公布的同科类一批次招生专业范围内。高考改革省份的学生选考科目应满足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
七、公示
南开大学将通过南开大学本科招生网对高水平艺术团认定考生名单进行公示,并报送教育部相关网站公示,公示无异议方可生效。
八、监督机制与违规处理
(一)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南开大学将严格审查考生报名资格、认真履行选拔程序。所有招录工作均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南开大学本科招生委员会的监督下开展,学校纪检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监督与投诉电话:022-85358691)。
(二)考生对测试过程、测试成绩、录取结果有异议时可向学校招生部门提出申诉(申诉电话:022-23504845)。
(三)考生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申报有关材料。对在南开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测试中存在虚报或伪造、变造有关材料、考试作弊、替考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一经查实,依据有关规定分别予以严肃处理:未入学者,取消其高水平艺术团考核成绩及参加当年高考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由南开大学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九、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艺教中心022-23501000
招生办公室022-60365167,23504845
网址:http://zsb.nankai.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