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同意,在原赣南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改制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创建的虔南师范学堂,先后整合、吸纳赣州师范学校、赣南教育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师范专科部)、赣南文艺学校、宁都师范学校(江西教育学院赣南分院)以及龙南师范学校、瑞金师范学校和兴国师范学校等教育资源,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涵盖文、理、体、艺等专业学科的全日制专科学校。
学校以“博学笃志,弘文尚德”为校训,坚持“立足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注重培养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构建起“思想品德过硬、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优良、个人特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质量培养体系。
学校坐落在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市,位于蓉江新区高校园区。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高雅大气,整体建筑采用后现代欧式风格并融入了赣南客家方形围屋的元素,是江西省十大最美校园之一。校园按照万人学生规模本科院校标准规划设计,占地总面积977亩,现有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建有图书馆、网络中心、教学楼、实验楼、音乐楼、体育楼、美术楼、校医院、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教育教学楼群,有先进的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微格教室、语音教室、普通话训练与测试中心、汉字书写训练中心、幼儿教育实训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实训实践场所。在赣州各县(市、区)和周边省市建有教育实践基地148个;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建立了一批毕业就业基地。
学校建有中文系、数学系、外语系、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自然科学与计算机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教师教育部等10个教学系(部)。设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科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等10个师范类专业,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旅游管理、信息统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美术(书法)、戏曲表演(赣南采茶戏表演方向)、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等11个非师范类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553人。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3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200余人,有十余位教师分别获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师德标兵、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十大体育明星等称号。同时聘任了小学、幼儿园一线教育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外教专家任教。
学校教育教学成效显著,专业特色明显,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由毕业生主演、在校学生参演的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师参加2021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中职专业课程一等奖高职公共基础课一等奖。师生作品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职业院校师生作品展一等奖2项。学生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二等奖、江西赛区一等奖,在2020年和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均获多项一等奖。学生作品荣获第四、五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书法篆刻类2021年荣获六个一等奖。在2021年江西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校获7个一等奖项。瑜珈队获得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瑜伽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集体项目一等奖、混双项目一等奖。
学校教科研工作成绩斐然。2019年以来,《近代法治的政治价值基础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传承读本整理与研究》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立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34项;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论著)25部;发表学术论文919篇;发表艺术作品275副(篇);艺术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68人次;科研成果获省级奖项1项,获市(厅)级奖项5项。
学校具有优良的校风学风,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大学生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最美学校,赣州市综治目标管理及平安赣州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我校2022年普通专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及教育部、江西省高招委、江西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我校全称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标代码:14465),学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35号。学校官网:www.ganzhsz.cn。
第三条 我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招收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颁发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第四条 我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招生录取。
第五条 我校由赣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我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规模和分省(市、区)分专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学校招生重大事项。
第七条 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作为学校招生工作常设机构,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实施学校招生录取的具体工作。我校不委托中介机构和个人从事招生工作。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汇总公布的年度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江西省教育厅核定的我校2022年招生规模内,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和学科建设等实际,结合往年招生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考生人数、生源质量、社会需求等因素,合理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我校面向24个省(区、市)招生,招生计划以各省(区、市)高校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第九条 我校2022年普通高招三年制大专招生专业有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科学教育、音乐教育、舞蹈表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统计与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日语、书画艺术(书法)、国际商务(跨境电商)等共22个专业。
第四章 录取
第十条 面向全国招收文史/历史类、理工/物理类、艺术及体育类考生。
第十一条 录取条件按照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区、市)高招委、教育厅颁发的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有关文件执行。
第十二条 各专业录取严格按照我校对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数,以考生高考专科文化成绩和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为重要依据,按照高考专科文化成绩(体育教育专业除外)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第十三条 专业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专业录取按照“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进行录取。若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剂录取到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第十四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考生须参加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市、区)规定的相应层次文化最低投档分数线以上;
2.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市、区)2022年相应专业统一考试,并达到相应专业合格线(或取得相应专业考试合格证);
3.在符合上述条件基础上:(1)江西省内考生进档后,采用“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按照高考专科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文化成绩总分相同时,按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技术成绩的优先顺序排序成绩,若技术成绩同分,则比较专业成绩;(2)江西省外考生进档后,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符合学校录取要求的,采用“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择优录取。
4.考生报考专业计划已满,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由学校调剂到同科类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相关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第十五条 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区、市)2022年体育类专业全省(区、市)统一考试。同时满足“专业成绩达到体育类专科层次专业合格线、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区)体育类专科最低控制线以上”条件时,按照高考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不分文理,择优录取。
上述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如与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应规定不一致,按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我校所有招生专业均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七条 我校所有招生专业均无口试要求,专业语种不限。
第十八条 对享受加分和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按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考生身体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条 学校招生工作在学校纪委全程监督下开展,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五章 收费与资助
第二十一条 学费标准:师范类专业(不含艺体类专业)349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书画艺术、艺术设计、舞蹈表演)7200元/生/学年,体育教育专业3915元/生/学年,其他非师范类专业5000元/生/学年。住宿费标准:800元/生/学年(六人间);新生入学体检费标准:70元/生。
第二十二条 学费、住宿费按学年收取;新生入学体检费入学时一次性收取。
第二十三条 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第六章 入学与注册
第二十四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我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及时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我校将根据有关规定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我校以往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不一致,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规定不一致,以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规定为准。
第二十七条 对以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名义进行非法宣传、招生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 话:0797-8363218/0797-8363272
邮 箱:gzszzsb0606@163.com
学校以“博学笃志,弘文尚德”为校训,坚持“立足教师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注重培养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构建起“思想品德过硬、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全面、综合素质优良、个人特长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质量培养体系。
学校坐落在千里赣江第一城——赣州市,位于蓉江新区高校园区。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错落有致,高雅大气,整体建筑采用后现代欧式风格并融入了赣南客家方形围屋的元素,是江西省十大最美校园之一。校园按照万人学生规模本科院校标准规划设计,占地总面积977亩,现有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建有图书馆、网络中心、教学楼、实验楼、音乐楼、体育楼、美术楼、校医院、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教育教学楼群,有先进的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微格教室、语音教室、普通话训练与测试中心、汉字书写训练中心、幼儿教育实训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实训实践场所。在赣州各县(市、区)和周边省市建有教育实践基地148个;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建立了一批毕业就业基地。
学校建有中文系、数学系、外语系、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自然科学与计算机系、音乐系、美术系、体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部、教师教育部等10个教学系(部)。设有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学前教育、科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等10个师范类专业,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艺术设计、旅游管理、信息统计与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美术(书法)、戏曲表演(赣南采茶戏表演方向)、国际商务(跨境电商方向)等11个非师范类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在编在岗教职员工553人。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3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200余人,有十余位教师分别获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师德标兵、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十大体育明星等称号。同时聘任了小学、幼儿园一线教育专家为客座教授,聘请外教专家任教。
学校教育教学成效显著,专业特色明显,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由毕业生主演、在校学生参演的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师参加2021年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中职专业课程一等奖高职公共基础课一等奖。师生作品荣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职业院校师生作品展一等奖2项。学生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荣获全国一、二等奖、江西赛区一等奖,在2020年和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均获多项一等奖。学生作品荣获第四、五届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书法篆刻类2021年荣获六个一等奖。在2021年江西省第十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校获7个一等奖项。瑜珈队获得江西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瑜伽比赛团体总分一等奖、集体项目一等奖、混双项目一等奖。
学校教科研工作成绩斐然。2019年以来,《近代法治的政治价值基础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年传承读本整理与研究》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立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134项;主编或参编出版教材(论著)25部;发表学术论文919篇;发表艺术作品275副(篇);艺术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68人次;科研成果获省级奖项1项,获市(厅)级奖项5项。
学校具有优良的校风学风,近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大学生法制和安全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学生公寓(宿舍)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最美学校,赣州市综治目标管理及平安赣州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我校2022年普通专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及教育部、江西省高招委、江西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我校全称为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标代码:14465),学校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35号。学校官网:www.ganzhsz.cn。
第三条 我校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招收对象为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学生思想品德合格,在我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学校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颁发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第四条 我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进行招生录取。
第五条 我校由赣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六条 我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规模和分省(市、区)分专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学校招生重大事项。
第七条 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招生就业处,作为学校招生工作常设机构,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实施学校招生录取的具体工作。我校不委托中介机构和个人从事招生工作。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 我校按照教育部汇总公布的年度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江西省教育厅核定的我校2022年招生规模内,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和学科建设等实际,结合往年招生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考生人数、生源质量、社会需求等因素,合理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我校面向24个省(区、市)招生,招生计划以各省(区、市)高校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第九条 我校2022年普通高招三年制大专招生专业有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科学教育、音乐教育、舞蹈表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统计与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日语、书画艺术(书法)、国际商务(跨境电商)等共22个专业。
第四章 录取
第十条 面向全国招收文史/历史类、理工/物理类、艺术及体育类考生。
第十一条 录取条件按照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区、市)高招委、教育厅颁发的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有关文件执行。
第十二条 各专业录取严格按照我校对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数,以考生高考专科文化成绩和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为重要依据,按照高考专科文化成绩(体育教育专业除外)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录满为止。
第十三条 专业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专业录取按照“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进行录取。若考生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剂录取到计划未满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第十四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1.考生须参加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文化成绩达到所在省(市、区)规定的相应层次文化最低投档分数线以上;
2.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市、区)2022年相应专业统一考试,并达到相应专业合格线(或取得相应专业考试合格证);
3.在符合上述条件基础上:(1)江西省内考生进档后,采用“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按照高考专科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文化成绩总分相同时,按语文成绩、外语成绩、数学成绩、技术成绩的优先顺序排序成绩,若技术成绩同分,则比较专业成绩;(2)江西省外考生进档后,以投档成绩为依据,符合学校录取要求的,采用“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原则择优录取。
4.考生报考专业计划已满,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由学校调剂到同科类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相关专业,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第十五条 体育类考生,必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区、市)2022年体育类专业全省(区、市)统一考试。同时满足“专业成绩达到体育类专科层次专业合格线、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区)体育类专科最低控制线以上”条件时,按照高考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不分文理,择优录取。
上述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如与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应规定不一致,按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我校所有招生专业均无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七条 我校所有招生专业均无口试要求,专业语种不限。
第十八条 对享受加分和降低分数投档的考生,按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区、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考生身体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条 学校招生工作在学校纪委全程监督下开展,接受上级主管部门、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五章 收费与资助
第二十一条 学费标准:师范类专业(不含艺体类专业)349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书画艺术、艺术设计、舞蹈表演)7200元/生/学年,体育教育专业3915元/生/学年,其他非师范类专业5000元/生/学年。住宿费标准:800元/生/学年(六人间);新生入学体检费标准:70元/生。
第二十二条 学费、住宿费按学年收取;新生入学体检费入学时一次性收取。
第二十三条 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第六章 入学与注册
第二十四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我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及时向学校请假。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我校将根据有关规定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我校以往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不一致,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规定不一致,以教育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规定为准。
第二十七条 对以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名义进行非法宣传、招生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
电 话:0797-8363218/0797-8363272
邮 箱:gzszzsb0606@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