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闽东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溯源最早的前身校为创办于1934年的宁德市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39年的福安师范学校,已有88年深厚的办学历史积淀。1935年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老校长亲笔书写校训“实事求是·身体力行”,奠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曾培养出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全国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等当代卓有建树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政界精英和教育工作者,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学校总占地面积523亩,设有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了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及新兴经济社会亟需的34个全日制专业、其中面向全日制招生的专业27个,23个成人教育专业,其中在招生的专业12个,截止2022年2月18日,在校生总数6051人;在编教职工313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62人,拥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个人奖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百名专业带头人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专业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人,福建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等。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还拥有7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4个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培育项目、10个省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等。2021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A类),标志着学校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迈出扎实一步。
学校突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成果突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验实训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有87个校外实训基地,88个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6809万元。成立了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青拓产业学院,获批1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和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3个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
学校突出服务社会,贡献能力持续提升。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翼并重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站作用,开展高素质农民大专学历教育、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形式多样的涉农培训及评茶员、育婴员、电工、车工等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主动对接宁德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职前教育、岗位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与企业联办冠名班、订单班,扩大“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招生规模,送教下厂,助力企业员工“学历+技能”双提升。获批宁德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成效显著。我校的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电设备及绿色冶金新材料加工)获批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与福安市人民政府在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园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构建起闽东最大的“政产学研用”社会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专业群建设和技术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目标,成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一大亮点,真正把职业教育触角延伸到工业园区。同时学校先后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宁德市大学生创业园”等5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成为了省内为数不多的集5个重要创新创业平台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校突出内涵发展,办学成绩硕果累累。先后荣获“省级第一届文明校园”“宁德市文明校园”、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院校,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整改回访检查,为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赢得了机遇。2020年获批宁德市对台交流基地,2021年获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青拓产业学院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助力闽东乡村振兴》入选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全省高职院校唯一一个)并被推荐参评全国第三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举办宁德时代新能源、宁德新能源冠名班,成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青拓产业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构建农商旅一体化乡村振兴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主动引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拓集团,采取“1+1+N”模式探索实践校校企协同育人,开启宁德校校企三方跨省深度合作的先河。2021年《畲汉融合,助力闽东偏远乡村振兴,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能力》《融入宁德四大产业,推动多元主体办学,创新制造类“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分别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同时还获得第五、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连续多年荣获“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各类技能大赛累计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7项、优秀奖75项。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三等奖2次,省级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秉承“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校训、“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乐学上进、善用擅技”的学风和“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牢牢树立服务宁德产业发展、服务宁德劳动就业、服务宁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本地生源率60%,毕业生留宁就业率60%”的两个目标,将学校办成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培养高素质、品学兼优人才的大学;源源不断输送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共融发展的大学。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贯彻“攻坚梦顶新校区、建设美丽新宁职”部署,力争办学规模、空间布局、内涵建设的结构与质量更加合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多样,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升级转型需要,办学治校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以工为主,依托区域产业,服务转型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厚德强技,五园一体”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我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福建省招委会、福建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一、学院概况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闽东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溯源最早的前身校为创办于1934年的宁德市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39年的福安师范学校,已有88年深厚的办学历史积淀,人才辈出、影响深远。学校总占地面积523亩,设有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了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及新兴经济社会亟需的34个全日制专业,其中面向全日制招生的专业27个,成人教育招生专业12个,在校生总数6000余人。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第一届文明校园”“宁德市文明校园”、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透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院校,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整改回访检查。2020年获批宁德市对台交流基地,2021年获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青拓产业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分别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助力闽东乡村振兴》入选省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并被推荐参评全国第三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二、学校性质、办学地点
1、学校名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3、学校代码:13977
4、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5、学院地址: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福泰路232号(邮编355000)
三、招生计划和招生区域
1、招生计划:我校2022年学校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2、学制:三年
四、学费标准
学校严格执行福建省有关收费规定(闽价费〔2012〕356号文),按福建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费。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每生每年7200元;其余专业每生每年6000元。学生退费严格按闽价〔2005〕135号文执行。
五、录取规则:
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尊重考生志愿,公正、公平、公开的录取原则。
1、学校参加专科(高职)批次的录取,招生录取工作在生源地招生办的组织、监督下进行,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2、福建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福建省定的高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并根据福建省考试院向社会公布的高职(专科)批试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外省依相关省份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3、艺术美术类录取原则: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同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原则上按综合考分高低择优录取。
4、各专业均无男女生比例限制,身体健康状况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招生机构与监督机制
1、为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学校招生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招生办公室。
2、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实行招生“阳光工程”,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和学院信誉。
3、 招生监察电话: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0593-8986321
七、录取结果公布渠道
1、由有关省级招生部门统一公布。
2、我校在招生结束后,及时寄发录取通知书及入学须知。
八、入学、助学及毕业
1、新生凭我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和高考准考证报到入学,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凡以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入学资格的,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退回原籍。
2、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助学体系,贫困学生除了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外,还可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等途径完成学业。
3、按教育部有关规定,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将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九、联系方式
了解我校招生资讯,可登入我校网站查询,或拨打我校招生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0593-6558609 6577020
传真号码:0593-6558609
咨询QQ: 210373873
学院网址: http://www.ndgzy.com/
电子邮箱:nzyzsb@163.com
十、我校未委托、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对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执行,由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负责解释。
学校总占地面积523亩,设有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了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及新兴经济社会亟需的34个全日制专业、其中面向全日制招生的专业27个,23个成人教育专业,其中在招生的专业12个,截止2022年2月18日,在校生总数6051人;在编教职工313人,其中专任教师206人,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62人,拥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个人奖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百名专业带头人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专业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人,福建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等。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还拥有7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4个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培育项目、10个省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等。2021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A类),标志着学校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迈出扎实一步。
学校突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成果突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验实训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现有87个校外实训基地,88个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6809万元。成立了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青拓产业学院,获批1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和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3个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
学校突出服务社会,贡献能力持续提升。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翼并重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站作用,开展高素质农民大专学历教育、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形式多样的涉农培训及评茶员、育婴员、电工、车工等1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主动对接宁德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开展职前教育、岗位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与企业联办冠名班、订单班,扩大“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招生规模,送教下厂,助力企业员工“学历+技能”双提升。获批宁德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成效显著。我校的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电设备及绿色冶金新材料加工)获批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与福安市人民政府在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园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构建起闽东最大的“政产学研用”社会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专业群建设和技术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目标,成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一大亮点,真正把职业教育触角延伸到工业园区。同时学校先后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宁德市大学生创业园”等5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成为了省内为数不多的集5个重要创新创业平台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校突出内涵发展,办学成绩硕果累累。先后荣获“省级第一届文明校园”“宁德市文明校园”、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院校,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整改回访检查,为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赢得了机遇。2020年获批宁德市对台交流基地,2021年获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青拓产业学院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助力闽东乡村振兴》入选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全省高职院校唯一一个)并被推荐参评全国第三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举办宁德时代新能源、宁德新能源冠名班,成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青拓产业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构建农商旅一体化乡村振兴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主动引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拓集团,采取“1+1+N”模式探索实践校校企协同育人,开启宁德校校企三方跨省深度合作的先河。2021年《畲汉融合,助力闽东偏远乡村振兴,提升高职院校服务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能力》《融入宁德四大产业,推动多元主体办学,创新制造类“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分别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同时还获得第五、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连续多年荣获“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各类技能大赛累计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7项、优秀奖75项。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三等奖2次,省级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秉承“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校训、“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乐学上进、善用擅技”的学风和“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牢牢树立服务宁德产业发展、服务宁德劳动就业、服务宁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本地生源率60%,毕业生留宁就业率60%”的两个目标,将学校办成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培养高素质、品学兼优人才的大学;源源不断输送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共融发展的大学。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贯彻“攻坚梦顶新校区、建设美丽新宁职”部署,力争办学规模、空间布局、内涵建设的结构与质量更加合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多样,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升级转型需要,办学治校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以工为主,依托区域产业,服务转型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厚德强技,五园一体”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为了规范招生工作,保证我校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福建省招委会、福建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一、学院概况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闽东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溯源最早的前身校为创办于1934年的宁德市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39年的福安师范学校,已有88年深厚的办学历史积淀,人才辈出、影响深远。学校总占地面积523亩,设有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了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及新兴经济社会亟需的34个全日制专业,其中面向全日制招生的专业27个,成人教育招生专业12个,在校生总数6000余人。学校先后荣获“省级第一届文明校园”“宁德市文明校园”、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透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院校,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整改回访检查。2020年获批宁德市对台交流基地,2021年获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青拓产业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分别入选福建省第二批、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助力闽东乡村振兴》入选省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并被推荐参评全国第三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二、学校性质、办学地点
1、学校名称: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3、学校代码:13977
4、办学性质: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5、学院地址:福建省宁德市福安福泰路232号(邮编355000)
三、招生计划和招生区域
1、招生计划:我校2022年学校招生专业及计划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2、学制:三年
四、学费标准
学校严格执行福建省有关收费规定(闽价费〔2012〕356号文),按福建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收费。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每生每年7200元;其余专业每生每年6000元。学生退费严格按闽价〔2005〕135号文执行。
五、录取规则:
学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尊重考生志愿,公正、公平、公开的录取原则。
1、学校参加专科(高职)批次的录取,招生录取工作在生源地招生办的组织、监督下进行,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2、福建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福建省定的高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并根据福建省考试院向社会公布的高职(专科)批试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外省依相关省份录取规则进行录取。
3、艺术美术类录取原则:在文化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同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原则上按综合考分高低择优录取。
4、各专业均无男女生比例限制,身体健康状况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六、招生机构与监督机制
1、为加强对招生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学校招生工作。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招生办公室。
2、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实行招生“阳光工程”,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和学院信誉。
3、 招生监察电话: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纪检监察室0593-8986321
七、录取结果公布渠道
1、由有关省级招生部门统一公布。
2、我校在招生结束后,及时寄发录取通知书及入学须知。
八、入学、助学及毕业
1、新生凭我校寄发的录取通知书和高考准考证报到入学,入学后,学校将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复查,凡以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入学资格的,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退回原籍。
2、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助学体系,贫困学生除了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外,还可通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特殊困难补助等途径完成学业。
3、按教育部有关规定,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将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并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
九、联系方式
了解我校招生资讯,可登入我校网站查询,或拨打我校招生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0593-6558609 6577020
传真号码:0593-6558609
咨询QQ: 210373873
学院网址: http://www.ndgzy.com/
电子邮箱:nzyzsb@163.com
十、我校未委托、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录取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营利性培训活动。对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执行,由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