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5月的福建医药学校,是一所隶属福建省教育厅,以培养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康复养护、医学技术、健康管理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洪山桥和铜盘2个校区。
学校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技术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食药行指委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是“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成员,是全国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培养
学校下设7个教学系(院、部),设有23个高职专业,涉及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四个大类,其中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校主持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4个、职业工种标准5个,参与16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食品药品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制工作,承担教育部中药学、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技术、中小企业创业经营等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近三年来,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职教赛道)银奖1项,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次、三等奖5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中,“化学实验室技术”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为福建省历史最好成绩。各类在校生5000多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88人,客座教授、研究员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63%。“双师型”教师72人,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总数的71%。高级职称48人,占职称结构的30.38%;中级68人,占43.04%;初级职称42人,占26.58%。4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12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100人,占78.13%。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5人、全国食药行指委委员2人、省医药行业行指委委员1人、省食品安全专家6人、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专家12人、省GSP认证检查员9人,获得“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29人次。
科技研发
福建生物医药产品中试与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在我校。学校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健康养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健康食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协同创新中心,中草药研究所、康复技术研究所、健康食品研究所、健康养老研究中心、福建健康适宜技术中心、健康产品研究检测中心、福建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福建民间医药技术传承中心等8个技术研究平台。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地(厅)级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了科研成果30多项,为行业企业完成横向技术服务20多项;申报专利31项,授权7项,以中医药养生、艺术养生、膳食养生等为重点研发37项健康适宜技术;承担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建宁县、德化县普查工作任务。
交流合作
学校与中国台湾中州科技大学、中国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学校、日本株式会社山本介护服务等6所境外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共建的食品药品联合检测中心通过CMA评审,取得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资质,可开展7大类77个检测项目和109项农残项目的检验检测服务。校企共建的南武夷药博园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与永泰、长汀、柘荣等地人民政府、100多家企业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自考专本衔接班,与福建工贸学校、福建建筑学校、福建商贸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联办“3+2”五年制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学校发挥特色和优势,助力精准扶贫,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329人次,被评为福建省农民工“求学圆梦”项目培养学校(高等学校)。学校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向全省6个地级市选派科技特派员23人次。创新“1+N”健康服务模式,开办“社区健康大讲堂”,建设社区健康教育课程 30 多门,开展文化素养、心理辅导、音乐书法、盆栽养生、中药保健、康复理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知识培训,被评为福建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和福建省终身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面向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开展医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食品内审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作为福建省首家红十字现场救护中心教学点,开展急救员技能培训。近年来,学校开展社会各类培训15万余人次,被福建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社会服务工作入选《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典型案例。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招委会、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章程。
第一条 学校名称、办学性质、层次、类型及地址
学校全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址:
洪山桥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洪山桥中店42号(邮编350007)
大学城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侯官路149号
(邮编350108)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学制三年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第二条 学校概况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前身是福建医药学校,是一所隶属福建省教育厅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省级文明校园单位,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和终身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承担单位之一。
学校现有洪山桥和大学城两个校区,设有中药系、药学系、健康食品系、康复保健系、健康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等7个教学单位;教职员工288人,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75%,“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总数的71%。现有全国统考、高职分类招考、五年制三二分段转段、“二元制”、退役军人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5600多人。
近年来,学校立足健康产业办学,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特色发展之路。布局建设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中医康复、医学技术、健康管护、智慧健康六大专业群,紧密对接“健康中国”战略。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化学实验室技术”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为福建省历史最好成绩。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发中医药养生、膳食养生、运动养生、情志调养、疾病康复等健康适宜技术,在服务我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上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全省前列。
第三条 录取规则
1.2022年福建省高职高专批次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录取。省外高职高专批招生根据各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相关规定进行投档与录取。
2.各专业考生体检录取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执行。
3.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可按教育部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分录取。
第四条 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数以招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招办公布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详见招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当年招生计划。
第五条 招生录取查询
学校在录取结束后,考生可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我院网站查询本人的录取情况。
第六条 收费标准
依据闽价费〔2012〕356号文件标准执行学费:中药学、药学、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6600元/(学年▪人);药品经营与管理、生物制药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产品检验检疫、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6000元/(学年▪人)。
学生因退学涉及的退费,按闽价〔2006〕费154号文件执行。
第七条 奖、助学金制度
学校建立完善的奖助体系,涵盖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优秀学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校级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金额为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金额为5000元,学校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600 ~3000元。
第八条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学生毕业将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及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认证,颁发证书学校名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条 监督和保证
1.学校招生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招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择优录取的原则。
2.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和学院招生工作的信誉。
3.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举报、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我院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第十条 咨询、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fjvcb.cn
微信公众号: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咨询:QQ(787185524、1935512677)
热线电话:0591-88074133
第十一条 附则
1.本章程仅适用于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工作。
2.本章程由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学校是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技术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食药行指委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是“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成员,是全国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人才培养
学校下设7个教学系(院、部),设有23个高职专业,涉及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四个大类,其中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校主持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4个、职业工种标准5个,参与16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食品药品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制工作,承担教育部中药学、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技术、中小企业创业经营等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近三年来,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职教赛道)银奖1项,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次、三等奖5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中,“化学实验室技术”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为福建省历史最好成绩。各类在校生5000多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校外兼职、兼课教师88人,客座教授、研究员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63%。“双师型”教师72人,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总数的71%。高级职称48人,占职称结构的30.38%;中级68人,占43.04%;初级职称42人,占26.58%。4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12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100人,占78.13%。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5人、全国食药行指委委员2人、省医药行业行指委委员1人、省食品安全专家6人、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专家12人、省GSP认证检查员9人,获得“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29人次。
科技研发
福建生物医药产品中试与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在我校。学校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健康养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健康食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协同创新中心,中草药研究所、康复技术研究所、健康食品研究所、健康养老研究中心、福建健康适宜技术中心、健康产品研究检测中心、福建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福建民间医药技术传承中心等8个技术研究平台。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地(厅)级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了科研成果30多项,为行业企业完成横向技术服务20多项;申报专利31项,授权7项,以中医药养生、艺术养生、膳食养生等为重点研发37项健康适宜技术;承担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建宁县、德化县普查工作任务。
交流合作
学校与中国台湾中州科技大学、中国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学校、日本株式会社山本介护服务等6所境外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共建的食品药品联合检测中心通过CMA评审,取得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资质,可开展7大类77个检测项目和109项农残项目的检验检测服务。校企共建的南武夷药博园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与永泰、长汀、柘荣等地人民政府、100多家企业开展政校企合作办学,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自考专本衔接班,与福建工贸学校、福建建筑学校、福建商贸学校等7所中职学校联办“3+2”五年制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学校发挥特色和优势,助力精准扶贫,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6年以来,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329人次,被评为福建省农民工“求学圆梦”项目培养学校(高等学校)。学校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向全省6个地级市选派科技特派员23人次。创新“1+N”健康服务模式,开办“社区健康大讲堂”,建设社区健康教育课程 30 多门,开展文化素养、心理辅导、音乐书法、盆栽养生、中药保健、康复理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知识培训,被评为福建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和福建省终身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面向食品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开展医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食品内审员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作为福建省首家红十字现场救护中心教学点,开展急救员技能培训。近年来,学校开展社会各类培训15万余人次,被福建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社会服务工作入选《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典型案例。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章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招委会、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章程。
第一条 学校名称、办学性质、层次、类型及地址
学校全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址:
洪山桥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洪山桥中店42号(邮编350007)
大学城校区: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侯官路149号
(邮编350108)
办学层次:高职高专,学制三年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
主管部门:福建省教育厅
第二条 学校概况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前身是福建医药学校,是一所隶属福建省教育厅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省级文明校园单位,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和终身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承担单位之一。
学校现有洪山桥和大学城两个校区,设有中药系、药学系、健康食品系、康复保健系、健康管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等7个教学单位;教职员工288人,其中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75%,“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总数的71%。现有全国统考、高职分类招考、五年制三二分段转段、“二元制”、退役军人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5600多人。
近年来,学校立足健康产业办学,走“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特色发展之路。布局建设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中医康复、医学技术、健康管护、智慧健康六大专业群,紧密对接“健康中国”战略。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化学实验室技术”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为福建省历史最好成绩。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开发中医药养生、膳食养生、运动养生、情志调养、疾病康复等健康适宜技术,在服务我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上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全省前列。
第三条 录取规则
1.2022年福建省高职高专批次实行“按专业志愿平行投档模式”录取。省外高职高专批招生根据各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相关规定进行投档与录取。
2.各专业考生体检录取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规定执行。
3.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执行教育部有关规定,可按教育部及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加分录取。
第四条 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数以招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招办公布为准,分专业招生人数详见招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当年招生计划。
第五条 招生录取查询
学校在录取结束后,考生可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我院网站查询本人的录取情况。
第六条 收费标准
依据闽价费〔2012〕356号文件标准执行学费:中药学、药学、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6600元/(学年▪人);药品经营与管理、生物制药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产品检验检疫、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6000元/(学年▪人)。
学生因退学涉及的退费,按闽价〔2006〕费154号文件执行。
第七条 奖、助学金制度
学校建立完善的奖助体系,涵盖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等,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优秀学生可参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校级奖学金,其中国家奖学金奖励金额为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金额为5000元,学校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600 ~3000元。
第八条 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学生毕业将取得国家承认学历及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证书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查询认证,颁发证书学校名称: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条 监督和保证
1.学校招生工作由校长直接领导,招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择优录取的原则。
2.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关于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增强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维护考生合法权益和学院招生工作的信誉。
3.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受理举报、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确保我院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
第十条 咨询、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fjvcb.cn
微信公众号: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咨询:QQ(787185524、1935512677)
热线电话:0591-88074133
第十一条 附则
1.本章程仅适用于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工作。
2.本章程由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