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原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原巢湖卫生学校、巢湖农业学校(安徽省土地管理学校)、巢湖财政学校三所省重点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是我省成立较早的高职院校之一。随后,安徽省汽车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巢湖分校和巢湖商业干部学校先后并入。2011年8月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后,2012年4月,教育部批准巢湖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是合肥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高职院校,是省教育厅确立的安徽省首批16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A档),是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是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是安徽省首届文明校园。学校获得“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省级创业学院”称号。
学校现占地面积1220.30亩,总建筑面积约56.2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2亿元;现有教职工712名,其中专任教师654人,教授(正高)6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20人,“双师型”教师334人。兼职教师375人;拥有纸质图书114余万册,电子图书1000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680余种,电子期刊15000余种;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6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9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余台。学校以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设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有医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物联网学院)、经贸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56个招生专业。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尚德重技,质量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9年,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骨干专业、护理骨干专业、会计骨干专业、工程造价骨干专业、校企共建一汽大众汽车4S店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健康技术实训基地、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的“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的“NIT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计算机系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考点、安徽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点。学校建有安徽国家职业能力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机构。2015年,学校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公安厅和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的大客车驾驶专业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按照合肥市委提出的“拉高标杆、加大力度,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确定了“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建设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合肥市支柱产业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内的大中型企业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办学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效应。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办学实力、条件和定位,提出了“一校两区一园”(“一校”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两区”是合肥汇心湖校区、巢湖鼓山校区,“一园”是合肥金寨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的战略构想,并且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8年9月,合肥汇心湖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合肥汇心湖校区主要围绕合肥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专业群,目前已建设涵盖机电、信息、经贸旅游、轨道交通、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群,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巢湖鼓山校区结合巢湖市区域发展定位,以发展学院传统优势医学相关类专业为目标,保留生物、建筑、汽车等专业,进一步拓展医学相关类的专业领域,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金寨路双创园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提供专业实习实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成合肥市高科技职业院校产业园。
学校大力弘扬“让争先成为师生自觉,让优秀成为合职习惯”的核心文化,将通过“一校两区一园”的办学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全力进军职教本科,最终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为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和融入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助力,争取早日成为安徽省高职教育排头兵!
校 长:邵一江教授 校长邮箱:syj@htc.edu.cn
地 址:合肥新站高新区大众路(汇心湖校区) 邮政编码 230012
合肥市巢湖市姥山南路(鼓山校区) 邮政编码:238000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办学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关井路与烈山路交汇处(合肥汇心湖校区)
合肥市巢湖市姥山南路(巢湖鼓山校区)
一、录取规则及要求:
1.按照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除助产专业只招女生外,其余专业不限制男女录取比例。
3.体检要求:依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新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身体健康复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4.外语语种不限,新生入学后,学校开设英语课及日语、韩语等选修课。
5.投档成绩相同时:
(1)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考生。
(2)优先录取文体有特长的考生。
6.所有专业无分数级差,也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
7.按“专业清”的办法进行录取。对各轮进档考生,根据考生专业顺序和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不能满足专业志愿,对服从调剂的考生,则录取到未满计划的专业;对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8.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考生体貌端正、口齿清晰、听辨灵敏。
9.轨道交通类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弱视,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cm 及以上, 女生身高 160cm 及以上, 身体健康,五官端正。
10.新生报到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
二、其他:
⒈ 奖助措施: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安徽省农信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设立校内奖学金、特困学生补助、勤工助学等。
⒉ 推荐就业。坚持实行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原则,优先推荐合肥地区就业。目前我校已与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⒊毕业生实行1+X证书制。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相关专业学生毕业时除获得学历证书外,经职业技能鉴考核合格后还可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学校名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颁发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5学费标准:文科专业3500元/生·学年;理科专业3900元/生·学年。按照安徽省价格主管部门、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核准的相关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安徽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6.联系方式:
邮编:238000
电话:0551-82364313、0551-82364123
网址:http://www.htc.edu.cn/
学校现占地面积1220.30亩,总建筑面积约56.2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2亿元;现有教职工712名,其中专任教师654人,教授(正高)61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20人,“双师型”教师334人。兼职教师375人;拥有纸质图书114余万册,电子图书1000万册,纸质中外文期刊680余种,电子期刊15000余种;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6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19个,教学用计算机4000余台。学校以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设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现有医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传媒学院(物联网学院)、经贸旅游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56个招生专业。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尚德重技,质量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19年,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骨干专业、护理骨干专业、会计骨干专业、工程造价骨干专业、校企共建一汽大众汽车4S店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健康技术实训基地、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的“承担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的“NIT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计算机系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考点、安徽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考点。学校建有安徽国家职业能力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等机构。2015年,学校被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公安厅和安徽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确定的大客车驾驶专业首批试点学校。
学校按照合肥市委提出的“拉高标杆、加大力度,努力开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的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确定了“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建设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合肥市支柱产业和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内的大中型企业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办学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形成了特色鲜明、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取得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良好社会效应。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结合学校办学实力、条件和定位,提出了“一校两区一园”(“一校”是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两区”是合肥汇心湖校区、巢湖鼓山校区,“一园”是合肥金寨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的战略构想,并且很快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8年9月,合肥汇心湖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合肥汇心湖校区主要围绕合肥市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专业群,目前已建设涵盖机电、信息、经贸旅游、轨道交通、艺术、设计等六大专业群,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品牌专业。巢湖鼓山校区结合巢湖市区域发展定位,以发展学院传统优势医学相关类专业为目标,保留生物、建筑、汽车等专业,进一步拓展医学相关类的专业领域,打造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金寨路双创园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提供专业实习实训,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成合肥市高科技职业院校产业园。
学校大力弘扬“让争先成为师生自觉,让优秀成为合职习惯”的核心文化,将通过“一校两区一园”的办学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全力进军职教本科,最终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职教样板”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为合肥打造“五高地一示范”和融入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助力,争取早日成为安徽省高职教育排头兵!
校 长:邵一江教授 校长邮箱:syj@htc.edu.cn
地 址:合肥新站高新区大众路(汇心湖校区) 邮政编码 230012
合肥市巢湖市姥山南路(鼓山校区) 邮政编码:238000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学校全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层次:高职(专科)
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办学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关井路与烈山路交汇处(合肥汇心湖校区)
合肥市巢湖市姥山南路(巢湖鼓山校区)
一、录取规则及要求:
1.按照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考试院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2.除助产专业只招女生外,其余专业不限制男女录取比例。
3.体检要求:依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新生入学三个月内进行身体健康复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4.外语语种不限,新生入学后,学校开设英语课及日语、韩语等选修课。
5.投档成绩相同时:
(1)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级高的考生。
(2)优先录取文体有特长的考生。
6.所有专业无分数级差,也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
7.按“专业清”的办法进行录取。对各轮进档考生,根据考生专业顺序和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不能满足专业志愿,对服从调剂的考生,则录取到未满计划的专业;对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则予以退档。
8.旅游管理专业要求考生体貌端正、口齿清晰、听辨灵敏。
9.轨道交通类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弱视,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要求男生身高170cm 及以上, 女生身高 160cm 及以上, 身体健康,五官端正。
10.新生报到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公室。
二、其他:
⒈ 奖助措施: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安徽省农信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并设立校内奖学金、特困学生补助、勤工助学等。
⒉ 推荐就业。坚持实行学校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原则,优先推荐合肥地区就业。目前我校已与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⒊毕业生实行1+X证书制。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相关专业学生毕业时除获得学历证书外,经职业技能鉴考核合格后还可获得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颁发证书:
颁发证书学校名称: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颁发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5学费标准:文科专业3500元/生·学年;理科专业3900元/生·学年。按照安徽省价格主管部门、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核准的相关标准执行。收费标准如有变更,以安徽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最新收费标准执行。
6.联系方式:
邮编:238000
电话:0551-82364313、0551-82364123
网址:http://www.htc.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