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学院
三亚学院始建于2005年,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建设。作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三亚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自觉肩负大学使命与历史重任。自贸港建设以来,三亚学院前瞻海南“未来岛”的壮阔发展前景,尽享海南健康岛、安全岛的环境生态优势,以数字赋能引领高质量育人持续向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输出更多高层次智力成果、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而不懈努力。
三亚学院美丽校园生态安全、宜学宜居,被评为海南十大生态建筑,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总面积近5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0亿元,下设25个学院,开设5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高性能超算中心、金融创新与多资产智能交易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国际酒店教学实训中心、国艺馆、国医馆、标准游泳池、高尔夫训练场等现代化教学、生活设施。学校还拥有高科技图书馆3个,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
学校秉持“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确定“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三个战略支点,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合规办学,坚持非营利办学,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好评,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成为学校的基本价值观,学生喜欢学校成为学校评价一切工作的基本尺度。2015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海南省唯一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50强,成为中国少有、海南唯一的“双50强”高校单位。至今,学校已连续培养13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自贸港持续输送人才。优秀毕业生连续2年获评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三亚学院前瞻布局、快速响应,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路径,重点投入建设“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城市治理”“康养产业”等五个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融入海南发展,为自贸港培养和储备相关专业人才。2018年,学校前瞻自贸港建设金融产业发展,与丹麦盛宝银行共建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四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海南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成员、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单位等,同时,作为深港澳金融科技专才计划联合发起单位,盛宝金科商学院成功链接起海南自贸港与深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人才联合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学校还开设“自贸港国际法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筹建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实验室,以学科建设成果服务学生竞争力。此前,三亚学院紧密围绕海南自贸港发展新业态和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起成立海南省酒店人才培养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会展经济管理、旅游文化两大产业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加快培养省重点产业各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三亚学院积极链接优势行业头部企业,先后成立了“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复星旅文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吉利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等六个现代产业学院,以共建产业学院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021年,海南省教育厅将支持三亚学院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其中,作为三亚学院首个产业学院,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将依托三亚学院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和传化智联真实业务系统平台,开展企业生产运营场景实时接入的教学及科学研究,打造高等教育与头部企业产教融合发展的特色典范。
着眼于自贸港未来需求,三亚学院持续加强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大师级”人才引进,加大相关投入与政策支持,目前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容淳铭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是国内唯一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的民办高校。同时,学校深耕办学数字化发展,提前布局5G和AI技术变革,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投入亿元建立的海南首个百万级超算中心,运算性能位列全国高校前五。依托院士工作站和超算中心,学校在海洋科技、南繁种业、环境生态、卫星遥感、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直接服务国家战略所需、海南发展所需。其中,“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科学可视化研究”作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已于2020年12月完成验收结项。“自贸港进出岛物流管控仿真系统”项目圆满完成并交付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使用。《大数据赋能健康管理开展脑卒中监测、预警与循证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应用》和《海南省三种野牡丹科物种生态适应策略及资源评价与利用》等多个项目获立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
目前,学校已连续五年成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第一的民办高校。2021年,三亚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实现首个突破,立项总数在包括全国所有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申报单位中已位列至第246位,这意味着三亚学院在该项指标中跻身全国前10%。三亚学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取在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系化研究成果,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区域科学研究高地”。
学校面向全球启动“亿元人才引进计划”,开展博士“双百计划”、中层干部学术能力提升计划、海外游学计划、柔性引进人才计划等,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石。学校还契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2018年,被授予“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IEEAC)成员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176项。
学院快速响应数字社会教育教学模式迭代升级和更高质量学习需求,在数字化转型与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增加数字课程教学模块、搭建基于数字化技术跨学科专业的虚拟教研室、充分利用芯位教育等优质在线平台等方式,系统性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能型教师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为自贸港数字化经济建设储备培养优秀数字化人才。2022年,学校与中央财经大学等共建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以构建跨地域多层次的网络教学组织,实现多形态优质专业教研资源共享。
学校立足海南自贸港,突出办学的社会化、国际化,搭建多方协同平台。目前,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中心、海南省文体厅、省旅游委等建立了高层级协同体。学校成功牵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落笔峰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共同打造国际影响力学术交流品牌。学校还前瞻于海南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时尚集团成立省内首个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和健康产业研究院,为海南公共卫生、养老服务管理等领域填补人才缺口。
学校成立了民办高校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原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任名誉主任;学校还成立了国家治理研究院、海南旅游消费研究院、海南省乡村民宿研究中心等,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2016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质量促进部”在三亚学院挂牌成立,并作为海南省唯一高校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作为全国唯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经验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其他13所国内知名高校教育改革案例一起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学校高等教育全球化协同的“朋友圈”不断扩大,2016年,丝路商学院正式成立,三亚学院作为发起单位和牵头建设单位,成为全球海上丝绸之路教育第一站。目前,三亚学院已与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巴基斯坦信德伊斯兰大学等建立跨境联动合作机制。2020年,三亚学院与美国伯克利学院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学校还与美国著名公立常春藤高校迈阿密大学、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成功缔结姊妹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美国伯克莱学院等亚、非、欧、美洲的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国际学生类别和生源地均不断增加。欧盟伊拉斯谟斯项目大会、全球化洪堡学者论坛、全球型企业中国论坛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在校举办。
2017-2019年,学校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论坛”,与东盟各国民办高校签约共同启动中国—东盟民办大学联盟(ACAPHEI),得到了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SEAMEO RIHED)、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持续支持,吸引上合组织秘书长参会,架起了上合组织国家高校同中国—东盟民办大学合作的崭新通道。
学校办学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三亚学院连续位居年度排名前二。2019年11月,三亚学院作为国内唯一民办高校、海南唯一高校被中央电视台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专题报道,引发强烈反响。2021年,三亚学院在央广网、国际在线教育、腾讯、搜狐、网易等中国影响力媒体机构年度教育盛典中赢得多项殊荣。其中,被央广网评为“2021年度实力典范民办高校”;在腾讯、网易年度教育盛典中,分别荣获“2021年度综合实力民办高校”荣誉称号。
学校的办学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听取了校长陆丹作学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协同创新的工作汇报,勉励学校要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应用型人才。2020年12月,海南省省长冯飞与董事长李书福就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等领域合作进行会谈。
未来,三亚学院将始终坚守教育情怀,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办学层次高起点高站位,集聚优质教育资源,释放办学活力,为成为中国现代民办大学的卓越代表和旗帜不懈奋斗。
三亚学院202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按照“阳光招生工程”要求,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三亚学院”(学校代码为13892),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为本科。招生对象为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条件的考生。
学校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咨询电话:0898-88386666
学校网址:www.sanyau.edu.cn
第二章 招生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三亚学院设招生委员会。招生委员会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招生政策和各项管理规定,全面负责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三亚学院招生委员会常设机构招生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招生监察办公室负责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工作。
第五条 三亚学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则
第六条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招生类别有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体育单招类。
第七条 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学科发展、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制定2022年面向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专业招生计划。最终招生人数及招生专业以各省级高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体育单招不列分省计划。
第八条 学校预留计划作为机动指标用于调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考上线不平衡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各省级高招办规定录取符合条件的生源。
第九条 学校按照各省级高招办的有关录取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或第一轮投档我校的考生。
第十条 对于进档考生,依照“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招生计划名额先划定合格考生范围,再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时依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设专业级差。未能满足专业录取条件的考生,如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可调剂到相应未满专业;如未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则予以退档。
第十一条 对于同一轮进档考生,普通类考生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排序,如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理科考生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顺序排序录取;文科考生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顺序排序录取。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按照高考专业课成绩排序录取,如专业课成绩相同,则依次按照文化课成绩、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第十二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英语专业要求应试外语语种为英语,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慎重。其他专业不限制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三条 对于进档考生,英语、汉语国际教育、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及方向按考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俄语专业按考生高考语文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与金融、金融科技等专业及方向按考生高考数学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以上专业规定录取科目成绩相同,则依次按照总分、数学、外语、语文成绩顺序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第十四条 对于进档考生,休闲体育、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等四个专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女生身高在158CM、男生身高在170CM以上的考生;舞蹈编导专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女生身高163CM,男生身高在173CM以上的考生;请与未来相应职业岗位对身高要求有距离的考生慎报以上专业。
第十五条 学校各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严格执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新生入学后体检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发现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六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1.承认生源地专业统考、联考专业录取原则,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及专业课成绩须达到生源地省级高招办规定的分数线,进档考生录取时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2.艺术类专业校考录取原则,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生源地省级高招办规定分数线的前提下,在我校组织校考的省份,进档考生须取得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录取时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第十七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1.休闲体育专业在考生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成绩均达到生源地省级高招办规定分数线的前提下,如生源地有省级体育类专业统考或联考的,录取时按照进档考生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生源地没有省级体育类专业统考或联考的,考生须取得所在地省级招办认可的其他本科院校体育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录取时按进档考生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办法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有关规定执行,在达到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上线考生依据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按比例、分项目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若考生综合得分相同,按照体育专项成绩择优录取。
第十八条 我校与美国伯克利学院合作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考生英语高考成绩达到满分的60%以上,该专业仅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专业。
第十九条 学校认可各省级高招办有关加分和降分录取的政策规定。涉及高考科目改革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政策按所在生源地的要求执行。
第四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二十条 学费标准
具体各专业学费按照海南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一条 新生报到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并建立诚信档案,报送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招办备案。
第二十二条 证书颁发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我校毕业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我校毕业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三亚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美国伯克利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三条 关于学校奖助学金政策
奖学金: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书福奖学金,学校专业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获奖面在40%以上;
助学金:设国家助学金、企业助学金等多种助学金,帮助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勤工助学: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求学中的经济困难。
第二十四条 退费办法
按海南省教育厅琼教计【2008】158号《海南省民办高校学生退(转)学退费办法》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为减少国家统招计划名额可能的浪费,体现高考志愿的严肃性,录取期间考生应确保通讯畅通,关注三亚学院招生信息网的录取信息,及时与学校联系,我们将与进档考生逐一确认录取信息,在规定时间内,若无法与之联系,将予以退档。
第二十六条 录取结果可登陆三亚学院招生信息网查询,也可通过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招办开设的招生录取信息网站或各地市县招办查询。
第二十七条 本招生章程由三亚学院招生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三亚学院美丽校园生态安全、宜学宜居,被评为海南十大生态建筑,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总面积近5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0亿元,下设25个学院,开设5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高性能超算中心、金融创新与多资产智能交易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国际酒店教学实训中心、国艺馆、国医馆、标准游泳池、高尔夫训练场等现代化教学、生活设施。学校还拥有高科技图书馆3个,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
学校秉持“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确定“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三个战略支点,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合规办学,坚持非营利办学,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好评,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成为学校的基本价值观,学生喜欢学校成为学校评价一切工作的基本尺度。2015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海南省唯一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50强,成为中国少有、海南唯一的“双50强”高校单位。至今,学校已连续培养13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为自贸港持续输送人才。优秀毕业生连续2年获评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三亚学院前瞻布局、快速响应,紧扣海南“三区一中心”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路径,重点投入建设“金融产业数字化”“汽车产业数字化”“现代服务业”“城市治理”“康养产业”等五个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融入海南发展,为自贸港培养和储备相关专业人才。2018年,学校前瞻自贸港建设金融产业发展,与丹麦盛宝银行共建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四年来,学院先后被评为海南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成员、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单位等,同时,作为深港澳金融科技专才计划联合发起单位,盛宝金科商学院成功链接起海南自贸港与深港澳大湾区金融产业人才联合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学校还开设“自贸港国际法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筹建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实验室,以学科建设成果服务学生竞争力。此前,三亚学院紧密围绕海南自贸港发展新业态和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发起成立海南省酒店人才培养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会展经济管理、旅游文化两大产业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加快培养省重点产业各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三亚学院积极链接优势行业头部企业,先后成立了“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京东智慧物流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复星旅文智慧旅游产业学院”“盛宝金融科技产业学院”“吉利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等六个现代产业学院,以共建产业学院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021年,海南省教育厅将支持三亚学院开展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其中,作为三亚学院首个产业学院,传化供应链产业学院将依托三亚学院物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等高水平学科专业和传化智联真实业务系统平台,开展企业生产运营场景实时接入的教学及科学研究,打造高等教育与头部企业产教融合发展的特色典范。
着眼于自贸港未来需求,三亚学院持续加强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和“大师级”人才引进,加大相关投入与政策支持,目前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容淳铭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是国内唯一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的民办高校。同时,学校深耕办学数字化发展,提前布局5G和AI技术变革,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投入亿元建立的海南首个百万级超算中心,运算性能位列全国高校前五。依托院士工作站和超算中心,学校在海洋科技、南繁种业、环境生态、卫星遥感、健康管理等方面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直接服务国家战略所需、海南发展所需。其中,“多位点着陆器与漫游者潜水器系统科学可视化研究”作为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已于2020年12月完成验收结项。“自贸港进出岛物流管控仿真系统”项目圆满完成并交付海南省大数据管理局使用。《大数据赋能健康管理开展脑卒中监测、预警与循证研究》、《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及应用》和《海南省三种野牡丹科物种生态适应策略及资源评价与利用》等多个项目获立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
目前,学校已连续五年成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第一的民办高校。2021年,三亚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上实现首个突破,立项总数在包括全国所有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申报单位中已位列至第246位,这意味着三亚学院在该项指标中跻身全国前10%。三亚学院“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争取在国家治理、城市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系化研究成果,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区域科学研究高地”。
学校面向全球启动“亿元人才引进计划”,开展博士“双百计划”、中层干部学术能力提升计划、海外游学计划、柔性引进人才计划等,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石。学校还契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2018年,被授予“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IEEAC)成员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累计176项。
学院快速响应数字社会教育教学模式迭代升级和更高质量学习需求,在数字化转型与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增加数字课程教学模块、搭建基于数字化技术跨学科专业的虚拟教研室、充分利用芯位教育等优质在线平台等方式,系统性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能型教师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为自贸港数字化经济建设储备培养优秀数字化人才。2022年,学校与中央财经大学等共建金融科技专业虚拟教研室,以构建跨地域多层次的网络教学组织,实现多形态优质专业教研资源共享。
学校立足海南自贸港,突出办学的社会化、国际化,搭建多方协同平台。目前,学校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中心、海南省文体厅、省旅游委等建立了高层级协同体。学校成功牵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落笔峰全球城市文明与城市创新论坛,共同打造国际影响力学术交流品牌。学校还前瞻于海南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时尚集团成立省内首个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和健康产业研究院,为海南公共卫生、养老服务管理等领域填补人才缺口。
学校成立了民办高校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原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任名誉主任;学校还成立了国家治理研究院、海南旅游消费研究院、海南省乡村民宿研究中心等,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2016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质量促进部”在三亚学院挂牌成立,并作为海南省唯一高校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作为全国唯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经验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其他13所国内知名高校教育改革案例一起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学校高等教育全球化协同的“朋友圈”不断扩大,2016年,丝路商学院正式成立,三亚学院作为发起单位和牵头建设单位,成为全球海上丝绸之路教育第一站。目前,三亚学院已与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巴基斯坦信德伊斯兰大学等建立跨境联动合作机制。2020年,三亚学院与美国伯克利学院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学校还与美国著名公立常春藤高校迈阿密大学、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成功缔结姊妹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美国伯克莱学院等亚、非、欧、美洲的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国际学生类别和生源地均不断增加。欧盟伊拉斯谟斯项目大会、全球化洪堡学者论坛、全球型企业中国论坛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在校举办。
2017-2019年,学校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论坛”,与东盟各国民办高校签约共同启动中国—东盟民办大学联盟(ACAPHEI),得到了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SEAMEO RIHED)、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持续支持,吸引上合组织秘书长参会,架起了上合组织国家高校同中国—东盟民办大学合作的崭新通道。
学校办学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三亚学院连续位居年度排名前二。2019年11月,三亚学院作为国内唯一民办高校、海南唯一高校被中央电视台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专题报道,引发强烈反响。2021年,三亚学院在央广网、国际在线教育、腾讯、搜狐、网易等中国影响力媒体机构年度教育盛典中赢得多项殊荣。其中,被央广网评为“2021年度实力典范民办高校”;在腾讯、网易年度教育盛典中,分别荣获“2021年度综合实力民办高校”荣誉称号。
学校的办学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听取了校长陆丹作学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协同创新的工作汇报,勉励学校要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应用型人才。2020年12月,海南省省长冯飞与董事长李书福就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等领域合作进行会谈。
未来,三亚学院将始终坚守教育情怀,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办学层次高起点高站位,集聚优质教育资源,释放办学活力,为成为中国现代民办大学的卓越代表和旗帜不懈奋斗。
三亚学院202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规定,按照“阳光招生工程”要求,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特制订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三亚学院”(学校代码为13892),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层次为本科。招生对象为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并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条件的考生。
学校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咨询电话:0898-88386666
学校网址:www.sanyau.edu.cn
第二章 招生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三亚学院设招生委员会。招生委员会职责: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招生政策和各项管理规定,全面负责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 三亚学院招生委员会常设机构招生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录取工作;招生监察办公室负责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工作。
第五条 三亚学院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并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与录取规则
第六条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招生类别有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体育单招类。
第七条 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学科发展、生源状况和社会需求,制定2022年面向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分专业招生计划。最终招生人数及招生专业以各省级高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体育单招不列分省计划。
第八条 学校预留计划作为机动指标用于调节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考上线不平衡问题,严格按照教育部、各省级高招办规定录取符合条件的生源。
第九条 学校按照各省级高招办的有关录取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或第一轮投档我校的考生。
第十条 对于进档考生,依照“分数优先”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招生计划名额先划定合格考生范围,再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时依照“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不设专业级差。未能满足专业录取条件的考生,如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可调剂到相应未满专业;如未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则予以退档。
第十一条 对于同一轮进档考生,普通类考生按照高考文化课成绩排序,如高考成绩总分相同,理科考生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顺序排序录取;文科考生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顺序排序录取。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按照高考专业课成绩排序录取,如专业课成绩相同,则依次按照文化课成绩、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第十二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英语专业要求应试外语语种为英语,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慎重。其他专业不限制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第十三条 对于进档考生,英语、汉语国际教育、酒店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及方向按考生高考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俄语专业按考生高考语文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与金融、金融科技等专业及方向按考生高考数学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若以上专业规定录取科目成绩相同,则依次按照总分、数学、外语、语文成绩顺序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第十四条 对于进档考生,休闲体育、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旅游管理等四个专业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女生身高在158CM、男生身高在170CM以上的考生;舞蹈编导专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女生身高163CM,男生身高在173CM以上的考生;请与未来相应职业岗位对身高要求有距离的考生慎报以上专业。
第十五条 学校各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对考生身体状况的要求严格执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新生入学后体检复查,凡不符合条件或发现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六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办法:
1.承认生源地专业统考、联考专业录取原则,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及专业课成绩须达到生源地省级高招办规定的分数线,进档考生录取时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2.艺术类专业校考录取原则,考生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生源地省级高招办规定分数线的前提下,在我校组织校考的省份,进档考生须取得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录取时按专业课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第十七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办法:
1.休闲体育专业在考生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成绩均达到生源地省级高招办规定分数线的前提下,如生源地有省级体育类专业统考或联考的,录取时按照进档考生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生源地没有省级体育类专业统考或联考的,考生须取得所在地省级招办认可的其他本科院校体育类专业考试合格证,录取时按进档考生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办法按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有关规定执行,在达到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上线考生依据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按比例、分项目按综合分由高到低录取;若考生综合得分相同,按照体育专项成绩择优录取。
第十八条 我校与美国伯克利学院合作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求考生英语高考成绩达到满分的60%以上,该专业仅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专业。
第十九条 学校认可各省级高招办有关加分和降分录取的政策规定。涉及高考科目改革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录取政策按所在生源地的要求执行。
第四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二十条 学费标准
具体各专业学费按照海南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一条 新生报到
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必须按照录取通知书规定,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并建立诚信档案,报送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招办备案。
第二十二条 证书颁发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我校毕业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符合我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我校毕业条件的,颁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三亚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美国伯克利学院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十三条 关于学校奖助学金政策
奖学金: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书福奖学金,学校专业奖学金,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多种奖学金,获奖面在40%以上;
助学金:设国家助学金、企业助学金等多种助学金,帮助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勤工助学:设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解决求学中的经济困难。
第二十四条 退费办法
按海南省教育厅琼教计【2008】158号《海南省民办高校学生退(转)学退费办法》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为减少国家统招计划名额可能的浪费,体现高考志愿的严肃性,录取期间考生应确保通讯畅通,关注三亚学院招生信息网的录取信息,及时与学校联系,我们将与进档考生逐一确认录取信息,在规定时间内,若无法与之联系,将予以退档。
第二十六条 录取结果可登陆三亚学院招生信息网查询,也可通过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招办开设的招生录取信息网站或各地市县招办查询。
第二十七条 本招生章程由三亚学院招生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