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南宁市高新区核心地带,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五象新区。办学41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成为全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办学前景好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556人,专任教师394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75%。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担任学校高级校事顾问,拥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南宁市首席技师1人。近三年,教师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6项 。
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0个专业,建成对接“发、输、变、配、用”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分别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贺州学院合办能源电力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7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拥有省部级教学成果13项。
学校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对接“数字广西”,与清华大学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中关村软件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共建智能化、虚拟化实训教学环境,与中国移动在多校区高速互联、5G+覆盖等方面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教学应用全覆盖、学习应用全覆盖、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的“信息化+电力职教”新生态,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校。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大力实施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 教改工程,深入推进资本融合、技术融合、标准融合、人才融合、创新融合的“五融合”模式,牵头组建广西能源电力职教集团,与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等世界500强电力企业和宝钢、柳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等用电大户在培养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和研发电力技术等方面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服务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学校成为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勉”项目广西唯一的合作高校,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在广西唯一的合作办学高校。是清华大学在广西合作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上海电力大学在华南地区对口支援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广西颁发电力行业火电、变电仿真培训基地资质唯一的高职院校。目前,学校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学院1个、北斗产业学院1个、ICT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芬兰、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者互访研修、专业共建等各种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企业开展多期培训,实现了技术输出、人员培训、师生交流、学分互认及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新加坡东盟AI中心共建“新加坡东盟AI中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与泰国两仪糖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营”活动。2019年获批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东盟、衔接欧美、对接港澳台的多元多层次开放合作办学格局。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40%以上的毕业生被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中广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广西50强企业录用,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8%;连续12年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连续8年在广西电网校园招聘录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培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唐劲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琼,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获得者巩晓阳,广西工匠、“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者兰海,自治区90后人大代表马宁等一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建成工业控制、移动机器人、电气装置3个自治区世界技能竞赛平台,近三年在校生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60余项。在各类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学校龙狮队荣获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高桩冠军、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狮王挑战赛铜奖,并受教育部邀请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慰问演出;学校乒乓球队荣获全国高职院校乒乓球锦标赛亚军、广西学生运动会冠军;学校足球队荣获广西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并进入全国总决赛;学校篮球队荣获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篮球锦标赛冠军。
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技能鉴定与培训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服务了国家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近五年来,学校每年为电力行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万人日。同时,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南宁市上林县、河池市环江县等地开展脱贫攻坚,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院校,加快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校围绕国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正汇聚全国能源电力行业和区域优质资源,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能源电力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广西乃至国家能源电力产业以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概况
1. 学校名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 学校代码:13831
3. 办学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象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玉洞大道109号,邮政编码:530001;科园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科园大道39号,邮政编码:530007。
4. 办学性质: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5. 办学层次:高职大专
6. 颁发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7. 学校简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办学43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余人,成为全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办学前景好的高校。
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0个专业,建成对接“发、输、变、配、用”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
第二章 招生专业、计划及收费标准
第三条 学校全日制招生分单独招生、对口招生、高考统考招生等形式,计划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新生6000人。具体招生专业、人数以生源所在地教育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第四条 学校严格执行自治区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学费6500--7500元/学年。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五条 学校实施“阳光招生工程”,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总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第六条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科(高职)批次安排,按生源省区划定的同类同批次录取分数线,参加相应批次的招生。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录取规则,按广西教育厅批准的招生简章和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对进档考生的录取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如出现投档成绩相同,按位次由高到低录取,高位次考生优先获得专业选择权,按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录满计划,按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依此类推。若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填报“服从调剂”的考生,调剂录取到其他仍有计划剩余的专业。填报“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以退档处理。
第八条 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因所学专业工作性质所限,我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发电运行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电站设备维修与管理方向)、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等专业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报考有身高、视力等要求,具体专业要求可查阅2022年招生计划备注栏。
第四章 组织机构与监督机制
第九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招生录取的日常工作,以及招生宣传、招生录取咨询工作。
第十条 学校设立招生监督工作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接受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招生监督电话:0771-2212981)。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招生工作,招生录取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
第五章 学生待遇
第十一条 学校建立健全了完整的学生资助机制:
1. 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统考招生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36000元(12000元/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政府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金、学校奖学金等奖助项目,每年享受奖助学金的在校生比例超过35%,个人所获奖助学金金额一年最高可达一万元以上。
3. 设立校内各类勤工助学岗位600多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学校勤工助学。
第十二条 依据自治区教育厅有关“专升本”的政策,我校作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可选拔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为同年级同专业毕业班学生总人数的30%。
第十三条 具有学校学籍的学生,在规定学习最长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政治思想品德考核(鉴定)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第六章 新生注册和复查
第十四条 录取的新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缴交学费注册。逾期未注册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五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复查。对在报名和考试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者,将按规定予以退学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招生咨询及联系方式:
1. 学校官网:https://www.gxdlxy.edu.cn
2. 招生办电话:0771-3217882。
第十七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若与国家法律和上级的政策、规定不一致,以国家法律和上级的政策、规定为准。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本部校区位于南宁市高新区核心地带,正在建设的新校区位于国家级新区五象新区。办学41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成为全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办学前景好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556人,专任教师394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75%。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教授担任学校高级校事顾问,拥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南宁市首席技师1人。近三年,教师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86项 。
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0个专业,建成对接“发、输、变、配、用”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分别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贺州学院合办能源电力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7个自治区级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个,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拥有省部级教学成果13项。
学校积极融入“数字中国”,对接“数字广西”,与清华大学深入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中关村软件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共建智能化、虚拟化实训教学环境,与中国移动在多校区高速互联、5G+覆盖等方面开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教学应用全覆盖、学习应用全覆盖、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的“信息化+电力职教”新生态,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校。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理念,大力实施学校对接地方产业、专业对接行业企业、教师对接职业岗位的“三层对接” 教改工程,深入推进资本融合、技术融合、标准融合、人才融合、创新融合的“五融合”模式,牵头组建广西能源电力职教集团,与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等世界500强电力企业和宝钢、柳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等用电大户在培养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和研发电力技术等方面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服务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学校成为全球知名跨国公司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勉”项目广西唯一的合作高校,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在广西唯一的合作办学高校。是清华大学在广西合作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上海电力大学在华南地区对口支援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首个高职院校,是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广西颁发电力行业火电、变电仿真培训基地资质唯一的高职院校。目前,学校通过校企共建创新学院1个、北斗产业学院1个、ICT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积极响应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德国、芬兰、英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学者互访研修、专业共建等各种实质性的交流合作。依托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等平台,已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当地企业开展多期培训,实现了技术输出、人员培训、师生交流、学分互认及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与新加坡东盟AI中心共建“新加坡东盟AI中心-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与泰国两仪糖业集团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营”活动。2019年获批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及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面向东盟、衔接欧美、对接港澳台的多元多层次开放合作办学格局。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40%以上的毕业生被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国能建、中广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广西50强企业录用,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达98%;连续12年获“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连续8年在广西电网校园招聘录取人数位居全国第一。培养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唐劲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琼,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电力行业技术能手获得者巩晓阳,广西工匠、“自治区劳动模范”获得者兰海,自治区90后人大代表马宁等一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许多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建成工业控制、移动机器人、电气装置3个自治区世界技能竞赛平台,近三年在校生在省部级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60余项。在各类文化、体育赛事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学校龙狮队荣获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高桩冠军、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暨水上狮王挑战赛铜奖,并受教育部邀请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慰问演出;学校乒乓球队荣获全国高职院校乒乓球锦标赛亚军、广西学生运动会冠军;学校足球队荣获广西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并进入全国总决赛;学校篮球队荣获广西高等职业院校篮球锦标赛冠军。
学校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转化、技能鉴定与培训等方面的优势,有力服务了国家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近五年来,学校每年为电力行业提供技术培训超过2万人日。同时,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南宁市上林县、河池市环江县等地开展脱贫攻坚,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信息化职业能力提升和认证项目院校、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教育部首批“1+X ”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院校,加快推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校围绕国家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正汇聚全国能源电力行业和区域优质资源,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努力建成人民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能源电力高等院校,更好地服务广西乃至国家能源电力产业以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广大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概况
1. 学校名称: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2. 学校代码:13831
3. 办学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五象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五象新区玉洞大道109号,邮政编码:530001;科园校区位于广西南宁市科园大道39号,邮政编码:530007。
4. 办学性质: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5. 办学层次:高职大专
6. 颁发学历证书种类: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
7. 学校简介: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原由国家电力工业部举办、广西电力工业局主管,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直管,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电力类高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
办学43年来,学校秉承“厚德笃学 砺能敏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5000余人,成为全国电力类高职院校中办学规模最大、实力较强、办学前景好的高校。
学校设置有电力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财经与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0个专业,建成对接“发、输、变、配、用”电力产业链和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专业体系。
第二章 招生专业、计划及收费标准
第三条 学校全日制招生分单独招生、对口招生、高考统考招生等形式,计划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新生6000人。具体招生专业、人数以生源所在地教育部门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第四条 学校严格执行自治区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学费6500--7500元/学年。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五条 学校实施“阳光招生工程”,坚持“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总原则,对考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第六条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专科(高职)批次安排,按生源省区划定的同类同批次录取分数线,参加相应批次的招生。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录取规则,按广西教育厅批准的招生简章和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对进档考生的录取执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如出现投档成绩相同,按位次由高到低录取,高位次考生优先获得专业选择权,按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第一专业录满计划,按第二专业志愿录取,仍不能满足的按第三专业志愿录取,依此类推。若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填报“服从调剂”的考生,调剂录取到其他仍有计划剩余的专业。填报“不服从调剂”的考生,以退档处理。
第八条 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因所学专业工作性质所限,我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分布式发电与智能微电网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发电运行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电站设备维修与管理方向)、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等专业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空中乘务、民航运输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报考有身高、视力等要求,具体专业要求可查阅2022年招生计划备注栏。
第四章 组织机构与监督机制
第九条 学校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招生录取的日常工作,以及招生宣传、招生录取咨询工作。
第十条 学校设立招生监督工作小组,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接受社会公众全面监督(招生监督电话:0771-2212981)。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招生工作,招生录取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
第五章 学生待遇
第十一条 学校建立健全了完整的学生资助机制:
1. 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统考招生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36000元(12000元/年)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2.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治区政府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金、学校奖学金等奖助项目,每年享受奖助学金的在校生比例超过35%,个人所获奖助学金金额一年最高可达一万元以上。
3. 设立校内各类勤工助学岗位600多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学校勤工助学。
第十二条 依据自治区教育厅有关“专升本”的政策,我校作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可选拔升入本科学习的学生为同年级同专业毕业班学生总人数的30%。
第十三条 具有学校学籍的学生,在规定学习最长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政治思想品德考核(鉴定)达到毕业要求的,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
第六章 新生注册和复查
第十四条 录取的新生,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缴交学费注册。逾期未注册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五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将对学生进行政治、文化、健康等方面的复查。对在报名和考试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纪违规行为者,将按规定予以退学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招生咨询及联系方式:
1. 学校官网:https://www.gxdlxy.edu.cn
2. 招生办电话:0771-3217882。
第十七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若与国家法律和上级的政策、规定不一致,以国家法律和上级的政策、规定为准。
